天安字典

《偶成五首》

时间: 2025-04-26 05:28:16

诗句

南风正起北风微,谁谓秋高尚马肥。

但朱金飚摧落木,和根亦仆似何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16

偶成五首

原文展示:

南风正起北风微,谁谓秋高尚马肥。
但朱金飚摧落木,和根亦仆似何归。


白话文翻译:

南风刚刚起,北风微微吹拂,谁说秋天高远,马儿就一定肥壮呢?
只是那金色的风吹得落叶纷飞,树根也摔倒了,究竟是去向何方呢?


注释:

  • 南风:指温暖的南风,象征着秋季的气息。
  • 北风:指寒冷的北风,表示秋冬交替时节的气候变化。
  • 秋高:秋天的天空高远,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晴朗。
  • 马肥:马儿肥壮,通常用来形容丰收的季节。
  • 朱金飚:指金色的风,形象地描绘了风的颜色和力度。
  • 落木:指落下的树叶,象征着秋天的凋零。
  • 和根亦仆:树根也摔倒了,表达了凋零与失落的情感。
  • 似何归:形容落叶和树根的归处,表现了对归属的迷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恢(约960-1017),字子真,号静斋,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作者在秋风起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惆怅,借以抒发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的“南风正起北风微”描绘了秋天的气候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迁。作者用轻松的语气质疑“秋高尚马肥”的传统观念,揭示了丰收与凋零之间的矛盾。接着,诗人通过“朱金飚摧落木”的意象,描绘了秋风的力量,表现了自然界对生命的影响。同时,“和根亦仆”则暗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力,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一句“似何归”更是将诗意推向哲理的顶峰,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迷失。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渗透着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风正起北风微:描绘了秋季气候的转变,南风带来温暖,北风则微微吹拂,形成了一种对比,暗示着季节的交替。
  2. 谁谓秋高尚马肥:质疑传统观念,表明即使是丰收的季节,生命的状态也不一定如理想般美好。
  3. 但朱金飚摧落木:金色的风在吹动,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凋零。
  4. 和根亦仆似何归:树根也遭受到摔倒的命运,表现出生命的无常与对归属的迷惘。

修辞手法:

  • 对比:南风与北风的对比,增强了季节变化的感受。
  • 意象:朱金飚、落木等意象,营造了秋天的氛围,并传达了生命的主题。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表达了对人生归属感的迷茫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南风:象征温暖、生命与希望。
  • 北风:象征寒冷、死亡与凋零。
  • 朱金飚:金色的风,象征秋天的成熟与变化。
  • 落木:象征生命的终结与失落。
  • :象征生命的根基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风和北风分别象征什么? A. 温暖与寒冷
    B. 生与死
    C. 喜悦与悲伤
    答案:A

  2. “朱金飚摧落木”中的“朱金”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光
    B. 秋风
    C. 秋叶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似何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迷茫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秋兴八首》: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2.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包恢的诗以自然为背景,强调生命的脆弱,而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了豪放与壮丽的气势。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读》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包恢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夏闺 其二 浣溪沙二首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秋思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 乙丑中秋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提 缩身 不可胜数 爻字旁的字 掊冒 至矣尽矣 离本趣末 言字旁的字 热碌碌 毛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包含钞的词语有哪些 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并蒂莲 挑肥拣瘦 川字旁的字 岁寒知松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