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19
偶成五首
作者: 包恢 〔宋代〕
六月浑如九月清,霁天月色冷幽屏。
出门聊寄双远目,二十四凹峰转青。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的天气,竟然像九月那样的清爽,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月色冷冷的映照着幽静的屏风。走出门外,目光远眺,看到二十四个凹凸不平的山峰变得青翠欲滴。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开篇以“六月浑如九月清”引入,给人以意外的感受,打破了夏季的炎热印象,反而展现出一种清凉的意境。这种出乎意料的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
接着,诗人描绘了“霁天月色冷幽屏”的场景,雨后天晴的清朗月色与幽静的环境,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此时的月色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冷幽的月光照亮了他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人走出门外,目光投向远方,寄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思考。“二十四凹峰转青”则是对山峦景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清新的氛围,展现了一个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清爽与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的“六月”与“九月”有什么区别?
“霁天月色冷幽屏”中的“霁天”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凹峰”可能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苏轼的《赤壁赋》进行对比,后者也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两者在描写自然和表达情感上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