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时间: 2025-07-28 11:13:01

诗句

惯作梁园座右宾,非惟管鲍亦朱陈。

自从石友幽明隔,谁访瑶妃寂寞滨。

花若无情还有恨,树犹如此况于人。

不知宋玉归何处,口诵招魂一怆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13:01

原文展示: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惯作梁园座右宾,非惟管鲍亦朱陈。
自从石友幽明隔,谁访瑶妃寂寞滨。
花若无情还有恨,树犹如此况于人。
不知宋玉归何处,口诵招魂一怆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故人的怀念。曾经我常坐在梁园,享受像管仲与鲍叔、朱公与陈蕃那样的友情。自从与石友(指朋友)天人永隔,谁来探访这寂静的瑶妃之滨呢?花儿若没有情感,也会留下遗恨;树木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不知道宋玉如今身在何处,只能口中念诵着招魂的诗句,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梁园:指古代名园,常被用作朋友聚会的场所。
  • 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朱陈:指朱公与陈蕃,二人也是著名的朋友。
  • 石友:指石友的幽冥隔绝,暗指诗人失去朋友。
  • 瑶妃:指美丽而孤独的女子,象征寂寞。
  • 宋玉:古代著名的辞人,诗人用其名字表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廷璧,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经过梅庵时,因怀念已故的好友而作,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以“梁园”中的友情作为引入,勾起了对过往的怀念。诗人通过“花若无情”与“树犹如此”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情的复杂。即使是无情的花草也会留下遗憾,何况人呢?这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广泛。最后一句提到宋玉,既是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表达了对故友的无尽思念,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诗人在写作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与对仗,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惯作梁园座右宾:常常在梁园中做朋友的座上宾。
    • 非惟管鲍亦朱陈:不仅是管仲与鲍叔的情谊,还有朱公与陈蕃的友情。
    • 自从石友幽明隔:自从与石友在幽明的两界分隔。
    • 谁访瑶妃寂寞滨:谁来探访这瑶妃般的寂寞海滨呢?
    • 花若无情还有恨:花若没有情感,也会有遗恨。
    • 树犹如此况于人:树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 不知宋玉归何处:不知道宋玉如今身在何处。
    • 口诵招魂一怆神:口中诵念招魂的诗句,心中感慨万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和树比作人,突显人情的复杂。
    • 对仗:如“花若无情”与“树犹如此”形成鲜明对照,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追思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反映了人情的脆弱与珍贵,具有深刻的人文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爱情和情感,传达出对无情的遗憾。
  • :象征生命的坚韧与孤独,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宋玉:作为历史人物,代表了对过往文人风采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梁园”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聚会的地方
    • B. 一种情感
    • C. 自然景物
    • D. 诗人的家
  2. 诗人提到的“石友”指的是?

    • A. 失去的朋友
    • B. 古代诗人
    • C. 自己
    • D. 自然界的事物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涉及对友情与孤独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及情感倾向有所不同。刘克庄的诗更为沉重与感伤,而李白的诗则带有洒脱与豪放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日观象台 其一 夜宿高桥 白沟 西堂秋夕 和南村春兴 荆山乡思 平乐府 山居雪中 客夜 焰里寒冰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粮械 三点水的字 齒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面面相窥 黄帝子孙 两学 法外施恩 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衾影无惭 遗居 魚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自并 包含蛇的成语 宿水飡风 简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