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3: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3:03:36
原文展示: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赵以夫 〔宋代〕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丝巾藏着心事,红楼中欢宴至深夜,无暑气侵扰。在竹林边荷塘外再次相逢,却又如浮云般飘散。锦笺上的墨迹尚湿,珠饰的香气未散,徒增千缕闲愁。思量起来,我们不像牛郎织女,还能一年一度相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为七夕节所作,赠予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相思之情的共鸣,同时也抒发了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作品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翠绡”、“红楼”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雅而深情的氛围。诗中“竹边荷外再相逢”一句,既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又隐含了相聚短暂、离别在即的哀愁。结尾“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则巧妙地将现实与传说对比,抒发了对长久分离的无奈和对短暂相聚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婉约,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七夕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短暂相聚的珍惜和对长久分离的无奈,同时也抒发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翠绡”指的是什么? A. 翠绿的丝巾 B. 翠绿的竹子 C. 翠绿的荷塘 D. 翠绿的山峰
“锦笺尚湿”暗示了什么? A. 书信刚刚写完 B. 书信已经干了 C. 书信被水打湿 D. 书信被火烧过
诗中的“鹊桥人”指的是谁? A. 牛郎织女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友人 D. 诗人的爱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