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2:48
原文展示
岳忠武王墓
朱彝尊 〔清代〕
宋室偏安日,真忘帝业艰。
但愁诸将在,不计两宫还。
鄂国英雄士,淮阳伯仲间。
策名先部曲,薄伐自江关。
赤县期全复,黄河渡几湾。
龙庭生马角,雪窖视刀镮。
城下盟何急,师中诏已颁。
盈庭尊狱吏,囊木谢朝班。
相狡妻兼煽,和成主愈孱。
长城隳道济,大勇丧成覸。
旧井银瓶失,高坟石虎闲。
铭功存版碣,铸像列顽奸。
旷世心犹感,经过泪独潸。
传闻从父老,流恨满湖山。
朔骑频来牧,南枝尚可攀。
墓门人寂寞,江树鸟绵蛮。
宿草经时绿,秋花满目斑。
依然潭水月,终古照潺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宋朝偏安的日子里,真的忘记了帝业的艰难。
只担心各位将领,不考虑两位皇帝的归来。
鄂国的英雄们,与淮阳的勇士不相上下。
他们首先在部曲中策名,从江关开始征伐。
期望全面恢复中原,黄河渡过了几个弯。
龙庭中生出了马角,雪窖中看待刀镮。
城下的盟约为何如此急迫,师中的诏令已经颁布。
满庭的尊贵狱吏,囊木谢绝了朝班。
相狡的妻子兼煽动,和成的君主更加孱弱。
长城被毁于道济,大勇丧失于成覸。
旧井中的银瓶失落,高坟上的石虎闲散。
铭功的版碣保存着,铸像排列着顽固的奸臣。
隔世的心仍然感动,经过时泪水独自流淌。
传闻从父老那里,流恨充满了湖山。
北方的骑兵频繁来牧,南枝尚可攀附。
墓门前人迹稀少,江树上的鸟儿绵绵不绝。
宿草经过时绿意盎然,秋花满目斑斓。
依然映照着潭水中的月亮,终古照耀着潺湲的水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偏安:指国家政权偏居一隅,未能统一。
- 帝业艰:指建立和维护帝国的艰难。
- 两宫:指被俘的两位皇帝。
- 鄂国:指岳飞,因其封地在鄂州(今湖北武昌)。
- 淮阳:指淮阳侯,古代勇士的象征。
- 策名:指在军队中登记姓名。
- 薄伐:指征伐。
- 赤县:指中原地区。
- 龙庭:指皇宫。
- 雪窖:指寒冷的地方。
- 城下盟:指在敌军城下订立的盟约。
- 师中诏:指军队中的诏令。
- 盈庭:指满朝。
- 囊木:指用木头做的囊,比喻拒绝。
- 相狡妻兼煽:指奸臣和其妻子一起煽动。
- 和成主愈孱:指和谈使得君主更加软弱。
- 长城隳道济:指长城被毁,道济无用。
- 大勇丧成覸:指大勇丧失,成覸无用。
- 旧井银瓶失:指旧时的井中银瓶失落。
- 高坟石虎闲:指高坟上的石虎闲置。
- 铭功存版碣:指铭刻功绩的石碑。
- 铸像列顽奸:指铸造的像排列着顽固的奸臣。
- 旷世心犹感:指隔世的心仍然感动。
- 经过泪独潸:指经过时泪水独自流淌。
- 朔骑频来牧:指北方的骑兵频繁来牧。
- 南枝尚可攀:指南方的树枝尚可攀附。
- 墓门人寂寞:指墓门前人迹稀少。
- 江树鸟绵蛮:指江树上的鸟儿绵绵不绝。
- 宿草经时绿:指宿草经过时绿意盎然。
- 秋花满目斑:指秋花满目斑斓。
- 依然潭水月:指依然映照着潭水中的月亮。
- 终古照潺湲:指终古照耀着潺湲的水流。
典故解析:
- 岳忠武王墓:指岳飞的墓,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被追封为忠武王。
- 宋室偏安:指南宋政权偏居江南,未能统一全国。
- 两宫还:指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俘虏后未能归还。
- 鄂国英雄士:指岳飞,因其封地在鄂州(今湖北武昌)。
- 淮阳伯仲间:指岳飞与古代勇士不相上下。
- 策名先部曲:指岳飞在军队中登记姓名,开始征伐。
- 薄伐自江关:指岳飞从江关开始征伐。
- 赤县期全复:指期望全面恢复中原地区。
- 龙庭生马角:指皇宫中生出了马角,比喻不祥之兆。
- 雪窖视刀镮:指在寒冷的地方看待刀镮,比喻艰苦的环境。
- 城下盟何急:指在敌军城下订立的盟约为何如此急迫。
- 师中诏已颁:指军队中的诏令已经颁布。
- 盈庭尊狱吏:指满朝的尊贵狱吏。
- 囊木谢朝班:指用木头做的囊,比喻拒绝朝班。
- 相狡妻兼煽:指奸臣和其妻子一起煽动。
- 和成主愈孱:指和谈使得君主更加软弱。
- 长城隳道济:指长城被毁,道济无用。
- 大勇丧成覸:指大勇丧失,成覸无用。
- 旧井银瓶失:指旧时的井中银瓶失落。
- 高坟石虎闲:指高坟上的石虎闲置。
- 铭功存版碣:指铭刻功绩的石碑。
- 铸像列顽奸:指铸造的像排列着顽固的奸臣。
- 旷世心犹感:指隔世的心仍然感动。
- 经过泪独潸:指经过时泪水独自流淌。
- 传闻从父老:指传闻从父老那里。
- 流恨满湖山:指流恨充满了湖山。
- 朔骑频来牧:指北方的骑兵频繁来牧。
- 南枝尚可攀:指南方的树枝尚可攀附。
- 墓门人寂寞:指墓门前人迹稀少。
- 江树鸟绵蛮:指江树上的鸟儿绵绵不绝。
- 宿草经时绿:指宿草经过时绿意盎然。
- 秋花满目斑:指秋花满目斑斓。
- 依然潭水月:指依然映照着潭水中的月亮。
- 终古照潺湲:指终古照耀着潺湲的水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文学家、藏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参与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为浙西词派创始人。著有《曝书亭集》八十卷,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清代创作的,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宋朝衰落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岳飞墓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岳飞墓的描写,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宋朝衰落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赤县期全复”、“黄河渡几湾”等,展现了岳飞抗金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宋朝偏安一隅、未能统一全国的遗憾和对奸臣当道的愤慨。通过对岳飞墓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宋室偏安日,真忘帝业艰。
- 但愁诸将在,不计两宫还。
- 鄂国英雄士,淮阳伯仲间。
- 策名先部曲,薄伐自江关。
- 赤县期全复,黄河渡几湾。
- 龙庭生马角,雪窖视刀镮。
- 皇宫中生出了马角,比喻不祥之兆;在寒冷的地方看待刀镮,比喻艰苦的环境。
- 城下盟何急,师中诏已颁。
- 在敌军城下订立的盟约为何如此急迫,军队中的诏令已经颁布。
- 盈庭尊狱吏,囊木谢朝班。
- 相狡妻兼煽,和成主愈孱。
- 长城隳道济,大勇丧成覸。
- 旧井银瓶失,高坟石虎闲。
- 铭功存版碣,铸像列顽奸。
- 旷世心犹感,经过泪独潸。
- 传闻从父老,流恨满湖山。
- 朔骑频来牧,南枝尚可攀。
- 墓门人寂寞,江树鸟绵蛮。
- 宿草经时绿,秋花满目斑。
- 依然潭水月,终古照潺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庭生马角”比喻不祥之兆,“雪窖视刀镮”比喻艰苦的环境。
- 拟人:如“墓门人寂寞”赋予墓门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赤县期全复,黄河渡几湾”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岳飞墓的描写,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宋朝衰落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岳飞抗金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忠诚的描写,体现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县:指中原地区,象征着国家的中心和希望。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代表着民族的根源和力量。
- 龙庭:指皇宫,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尊严。
- 雪窖:指寒冷的地方,象征着艰苦的环境。
- 城下盟:指在敌军城下订立的盟约,象征着国家的屈辱。
- 长城:象征着国家的防御和力量。
- 高坟:指岳飞的墓,象征着英雄的永恒和不朽。
- 江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 潭水月:象征着永恒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宫”指的是哪两位皇帝?
A. 宋徽宗和宋钦宗
B. 宋高宗和宋孝宗
C. 宋真宗和宋仁宗
D. 宋太宗和宋太祖
-
诗中“赤县期全复”中的“赤县”指的是什么?
A. 中原地区
B. 江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
诗中“龙庭生马角”中的“龙庭”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寺庙
C. 学校
D. 市场
-
诗中“长城隳道济”中的“长城”象征着什么?
A. 国家的防御和力量
B. 国家的文化和艺术
C. 国家的经济和贸易
D. 国家的政治和法律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飞的《满江红》:表达了岳飞抗金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对国家衰落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岳飞的《满江红》与朱彝尊的《岳忠武王墓》:两者都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国家衰落的感慨,但《满江红》更加直接和激昂,而《岳忠武王墓》则更加含蓄和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史》:了解宋朝历史和岳飞的生平。
- 《朱彝尊全集》:了解朱彝尊的生平和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