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0:44
原文展示
绕门山
朱彝尊 〔清代〕
修途缘广隰,川暝高烟平。
迢迢前山路,落日西林明。
舍舟复登陆,慰我岩壑情。
斧斤山林外,白石丁丁鸣。
危梯悬木杪,幽谷闻人声。
阴晴古壁暗,高下苍崖倾。
或见山火出,时闻猿鸟惊。
平看雷雨黑,下视源潭清。
微风吹素浪,日夕沄沄生。
山田足禾黍,水石明柴荆。
何年此幽栖,深谢世上名。
无为在城市,戚戚多所营。
白话文翻译
漫长的旅途沿着广阔的湿地,河流在暮色中烟雾缭绕。
远方的山路蜿蜒,夕阳照亮了西边的树林。
离开船只再次踏上陆地,慰藉我对山谷的情感。
山林外传来斧头的声音,白石发出清脆的响声。
危险的梯子悬挂在树梢,幽谷中传来人声。
古老的墙壁在阴晴之间显得暗淡,高低的悬崖倾斜。
有时能看到山火,时常听到猿猴和鸟类的惊叫。
平视雷雨的黑暗,俯视清澈的潭水。
微风吹动平静的水面,日落时分波纹不断。
山田里长满了庄稼,水石间清晰可见柴荆。
何时能在这幽静的地方栖息,深深感谢世间的名声。
不要在城市中无所作为,忧虑重重。
注释
- 修途:漫长的旅途。
- 广隰:广阔的湿地。
- 川暝:河流在暮色中。
- 高烟平:烟雾缭绕。
- 迢迢:遥远。
- 西林明:西边的树林被夕阳照亮。
- 岩壑情:对山谷的情感。
- 斧斤:斧头。
- 丁丁:清脆的响声。
- 危梯:危险的梯子。
- 木杪:树梢。
- 幽谷:深谷。
- 阴晴:天气的变化。
- 古壁暗:古老的墙壁显得暗淡。
- 苍崖倾:悬崖倾斜。
- 山火:山中的火光。
- 猿鸟惊:猿猴和鸟类的惊叫。
- 雷雨黑:雷雨的黑暗。
- 源潭清:清澈的潭水。
- 素浪:平静的水面。
- 日夕沄沄生:日落时分波纹不断。
- 山田足禾黍:山田里长满了庄稼。
- 水石明柴荆:水石间清晰可见柴荆。
- 幽栖:幽静的地方栖息。
- 深谢世上名:深深感谢世间的名声。
- 无为:无所作为。
- 戚戚多所营:忧虑重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修途缘广隰,川暝高烟平”描绘了旅途的漫长和河流在暮色中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迢迢前山路,落日西林明”则进一步以夕阳照亮西边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氛围。
诗中“舍舟复登陆,慰我岩壑情”表达了诗人对山谷的情感,而“斧斤山林外,白石丁丁鸣”则通过斧头的声音和白石的响声,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感。“危梯悬木杪,幽谷闻人声”和“阴晴古壁暗,高下苍崖倾”则通过对山谷和悬崖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险峻和古老。
诗的结尾“何年此幽栖,深谢世上名。无为在城市,戚戚多所营”则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修途缘广隰,川暝高烟平:漫长的旅途沿着广阔的湿地,河流在暮色中烟雾缭绕。
- 迢迢前山路,落日西林明:远方的山路蜿蜒,夕阳照亮了西边的树林。
- 舍舟复登陆,慰我岩壑情:离开船只再次踏上陆地,慰藉我对山谷的情感。
- 斧斤山林外,白石丁丁鸣:山林外传来斧头的声音,白石发出清脆的响声。
- 危梯悬木杪,幽谷闻人声:危险的梯子悬挂在树梢,幽谷中传来人声。
- 阴晴古壁暗,高下苍崖倾:古老的墙壁在阴晴之间显得暗淡,高低的悬崖倾斜。
- 或见山火出,时闻猿鸟惊:有时能看到山火,时常听到猿猴和鸟类的惊叫。
- 平看雷雨黑,下视源潭清:平视雷雨的黑暗,俯视清澈的潭水。
- 微风吹素浪,日夕沄沄生:微风吹动平静的水面,日落时分波纹不断。
- 山田足禾黍,水石明柴荆:山田里长满了庄稼,水石间清晰可见柴荆。
- 何年此幽栖,深谢世上名:何时能在这幽静的地方栖息,深深感谢世间的名声。
- 无为在城市,戚戚多所营:不要在城市中无所作为,忧虑重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川暝高烟平”中的“高烟平”比喻烟雾缭绕的景象。
- 拟人:如“阴晴古壁暗”中的“古壁暗”拟人化地描绘了古老的墙壁在阴晴之间的变化。
- 对仗:如“修途缘广隰,川暝高烟平”中的“修途”与“川暝”,“广隰”与“高烟平”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旅途、山谷、悬崖等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途:漫长的旅途。
- 广隰:广阔的湿地。
- 川暝:河流在暮色中。
- 高烟平:烟雾缭绕。
- 迢迢:遥远。
- 西林明:西边的树林被夕阳照亮。
- 岩壑情:对山谷的情感。
- 斧斤:斧头。
- 丁丁:清脆的响声。
- 危梯:危险的梯子。
- 木杪:树梢。
- 幽谷:深谷。
- 阴晴:天气的变化。
- 古壁暗:古老的墙壁显得暗淡。
- 苍崖倾:悬崖倾斜。
- 山火:山中的火光。
- 猿鸟惊:猿猴和鸟类的惊叫。
- 雷雨黑:雷雨的黑暗。
- 源潭清:清澈的潭水。
- 素浪:平静的水面。
- 日夕沄沄生:日落时分波纹不断。
- 山田足禾黍:山田里长满了庄稼。
- 水石明柴荆:水石间清晰可见柴荆。
- 幽栖:幽静的地方栖息。
- 深谢世上名:深深感谢世间的名声。
- 无为:无所作为。
- 戚戚多所营:忧虑重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修途缘广隰”中的“广隰”指的是什么?
- A. 广阔的湿地
- B. 广阔的平原
- C. 广阔的河流
- D. 广阔的山谷
-
诗中“迢迢前山路,落日西林明”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夜晚的山路
- B. 白天的山路
- C. 夕阳照亮的山路
- D. 月光照亮的山路
-
诗中“舍舟复登陆,慰我岩壑情”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 A. 城市生活
- B. 山谷
- C. 河流
- D. 平原
-
诗中“何年此幽栖,深谢世上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城市生活
- B. 山谷
- C. 河流
- D. 平原
答案:
- A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秋天的美景,与朱彝尊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意境。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朱彝尊的这首诗都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朱彝尊的诗则更加注重对旅途和山谷的情感表达。
- 杜甫的《望岳》与朱彝尊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泰山的宏伟描绘,而朱彝尊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山谷和悬崖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山水诗选》:收录了多位古代诗人的山水诗作,可以与朱彝尊的这首诗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