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由香关至玉虚观遂转登绝顶》

时间: 2025-07-28 09:36:38

诗句

山行不辞劳,况非道路长。

石门欹层阿,沙草敷阳冈。

仄径既窈窕,连峰复青苍。

登高睐千里,矫首凌八荒。

飞鸟遗之音,埃风吹我裳。

览彼《终南》诗,有纪亦有堂。

亭亭翠旗列,宛宛朱凤翔。

忘忧岂在迩,为乐诚多方。

何当启阊阖,高举朝紫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36:38

原文展示:

山行不辞劳,况非道路长。石门欹层阿,沙草敷阳冈。仄径既窈窕,连峰复青苍。登高睐千里,矫首凌八荒。飞鸟遗之音,埃风吹我裳。览彼终南诗,有纪亦有堂。亭亭翠旗列,宛宛朱凤翔。忘忧岂在迩,为乐诚多方。何当启阊阖,高举朝紫皇。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行走不觉得劳累,更何况路途并不遥远。石门斜倚在层层的山坡上,沙草覆盖着阳光照耀的山冈。狭窄的小径既幽深又曲折,连绵的山峰一片青翠。登上高处眺望千里,昂首挺立俯视四方。飞鸟留下鸣叫声,尘埃般的风吹拂着我的衣裳。阅读那些关于终南山的诗篇,既有记载也有殿堂。高耸的翠旗排列着,仿佛红色的凤凰在飞翔。忘却忧愁并不遥远,寻找快乐确实有多种方式。何时才能打开天门,高高举起朝见紫皇。

注释:

  • 石门:指山中的石壁或石洞。
  • 欹层阿:斜倚在层层的山坡上。
  • 沙草敷阳冈:沙草覆盖着阳光照耀的山冈。
  • 仄径:狭窄的小径。
  • 窈窕:幽深曲折。
  • 连峰复青苍:连绵的山峰一片青翠。
  • 矫首凌八荒:昂首挺立俯视四方。
  • 飞鸟遗之音:飞鸟留下鸣叫声。
  • 埃风:尘埃般的风。
  • 终南诗:指关于终南山的诗篇。
  • 有纪亦有堂:既有记载也有殿堂。
  • 亭亭翠旗列:高耸的翠旗排列着。
  • 宛宛朱凤翔:仿佛红色的凤凰在飞翔。
  • 忘忧岂在迩:忘却忧愁并不遥远。
  • 为乐诚多方:寻找快乐确实有多种方式。
  • 何当启阊阖:何时才能打开天门。
  • 高举朝紫皇:高高举起朝见紫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学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游览山景时所作,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何当启阊阖,高举朝紫皇”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行为主线,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石门欹层阿,沙草敷阳冈”等句,通过对山中石壁、沙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山景。而“登高睐千里,矫首凌八荒”则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诗的最后,作者通过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行不辞劳,况非道路长:表达了作者不畏艰辛,乐于山行的情感。
  2. 石门欹层阿,沙草敷阳冈:描绘了山中的石壁和沙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山景。
  3. 仄径既窈窕,连峰复青苍:通过对狭窄小径和连绵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幽深和青翠。
  4. 登高睐千里,矫首凌八荒: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
  5. 飞鸟遗之音,埃风吹我裳:通过对飞鸟和风的描绘,增添了诗的动感和意境。
  6. 览彼终南诗,有纪亦有堂:通过对终南山诗篇的提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7. 亭亭翠旗列,宛宛朱凤翔:通过对翠旗和朱凤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景象。
  8. 忘忧岂在迩,为乐诚多方:表达了作者对忘却忧愁和寻找快乐的看法。
  9. 何当启阊阖,高举朝紫皇: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门欹层阿”中的“欹层阿”比喻石门的斜倚状态。
  • 拟人:如“飞鸟遗之音”中的“遗之音”拟人化飞鸟留下鸣叫声。
  • 对仗:如“登高睐千里,矫首凌八荒”中的“登高”与“矫首”,“睐千里”与“凌八荒”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何当启阊阖,高举朝紫皇”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作者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石门:象征着山中的险峻和神秘。
  • 沙草:象征着山中的自然和生机。
  • 飞鸟:象征着自由和灵动。
  • 翠旗、朱凤:象征着仙境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门欹层阿”中的“欹”字是什么意思? A. 斜倚 B. 直立 C. 弯曲
  2. 诗中“登高睐千里”中的“睐”字是什么意思? A. 看 B. 跳 C. 飞
  3. 诗中“何当启阊阖”中的“阊阖”是指什么? A. 天门 B. 山门 C. 城门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由香关至玉虚观遂转登绝顶》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景色,但朱诗更注重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而王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上·两生 咏史上·武帝 咏史下·曹丕 咏史上·丙吉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 孟子·诡遇获禽 连山一峰独秀 孟子 为贫而仕 文公书厨 百家其承 咏史上·武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夸多斗靡 亠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成个儿 琴好 齿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蜣螂转丸 效慕 源源不断 包含躁的成语 浅斟低酌 历历在耳 黄皮刮廲 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渝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