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上·两生》

时间: 2025-05-14 14:14:48

诗句

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

曾识当年二君子,闭门不受叔孙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4:14:48

原文展示:

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曾识当年二君子,闭门不受叔孙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年轻时的贾谊口才出众,而年长的申公缪却已经行事谨慎。曾经见过那两位君子,但如今却关起门来不接受叔孙生的拜访。

注释:

  • 贾谊: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才华和口才著称。
  • 申公缪: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因其老成持重而闻名。
  • 叔孙生:春秋时期的士人,传说中以礼仪和学识著称,曾向两位君子请教。
  • 二君子:指贾谊和申公缪,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杰出人物。
  • 闭门不受:指拒绝接见,象征对外界的拒绝和对内心的专注。

典故解析:

  • 贾谊与申公:贾谊是汉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申公缪则是春秋时期的贤者,两者在中国历史上都被视为聪明才智的代表。
  • 叔孙生:在历史上对他有多种记载,通常被视为礼仪和学问的代表,其向两位君子请教的情节反映了古代士人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样,善于借古喻今,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事。
  • 创作背景:该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结合自身经历,表现了对才智与处世态度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才智与成熟之间的关系。少年贾谊以其口才和才华被赞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的申公缪则显得更加稳重。诗中提到的“闭门不受”,不仅是对外界事务的拒绝,更是对内心追求的坚持与专注,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值得推崇。作者在描绘历史人物时,巧妙地将他们的特点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思考深度。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当代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少年贾谊空多口:描述贾谊年轻时的口才与才华,暗示他虽有能力,但尚显浮躁。
    • 老大申公缪一行:指年长的申公缪,强调其成熟与沉稳,形成对比。
    • 曾识当年二君子: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两位杰出人物,感慨历史的变迁。
    • 闭门不受叔孙生:表明对外界的拒绝,象征着内心的坚持和对真理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贾谊和申公缪的对比,突出年轻与年长、浮躁与沉稳的差异。
    • 隐喻:将“闭门不受”隐喻为对外界干扰的拒绝,强调内心世界的独立。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才华与成熟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强调内心追求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贾谊:象征年轻的才华,代表了理想与抱负。
  • 申公缪:象征成熟的智慧,代表了经验与稳重。
  • 闭门:象征对外界的拒绝,体现内心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贾谊与申公缪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 A. 贾谊年轻且口才出众,申公缪成熟且谨慎。
    • B. 贾谊老成持重,申公缪年轻有为。
    • C. 贾谊和申公缪没有区别。
  2. 诗中提到的“闭门不受”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外界的拒绝与内心的专注。
    • B. 对外界的开放与交流。
    • C. 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咏史上·两生》与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通过历史人物表达对人生与时间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才智与成熟的探讨,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艾太仆六十韵 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 其二 广陵偶题二首 其一 送龚方伯之任浙省 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 其一 寄乐石帆仪曹 秋发庾岭 问李生至清 四月八永安禅院期超无 送商孟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砥身砺行 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豪厘之差,将致千里 逊词 三开头的成语 人之云亡 烂醉如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花移木接 齒字旁的字 本亲 尸字头的字 閠字旁的字 兰肴 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留芳千古 鳔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