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6 04:29:08

诗句

名家簪绂是前途,两世青云共接趺。

金冶外看双剑跃,木山中见一峰孤。

韦贤经学真传授,扬子文章古范模。

衣钵更多门下士,向来江浙似湖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08

原文展示: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三 李东阳 〔明代〕 名家簪绂是前途,两世青云共接趺。 金冶外看双剑跃,木山中见一峰孤。 韦贤经学真传授,扬子文章古范模。 衣钵更多门下士,向来江浙似湖苏。

白话文翻译:

名门之后,前程似锦,两代人都如青云直上,共同坐而论道。 在外如金冶般闪耀,双剑跃动,在内如木山中独见一座孤峰。 韦贤的经学真谛得以传承,扬雄的文章成为古时的典范。 门下弟子众多,一直以来,江浙地区的人才如同湖苏一般繁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簪绂: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官职或地位。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趺坐:盘腿而坐。
  • 金冶:比喻光彩夺目。
  • 木山:比喻静谧或内敛。
  • 韦贤:西汉经学家,以经学著称。
  • 扬子:指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
  • 衣钵:指学问或技艺的传承。
  • 江浙:指江苏和浙江地区,历史上文化繁荣。
  • 湖苏:指湖南和江苏,也是文化繁荣的地区。

典故解析:

  • 韦贤经学:韦贤是西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其经学成就被后世尊崇。
  • 扬子文章: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其文章风格被视为古文典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学领袖,与杨慎、唐寅并称“吴中三才子”。李东阳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和杨学古的诗作,杨学古是李东阳的朋友,两人常有诗文往来。此诗反映了李东阳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名门之后、文化传承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诗中“名家簪绂是前途”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程的祝愿,也体现了对名门之后的期待。“两世青云共接趺”则进一步以青云直上的意象,比喻友人及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后两句通过对韦贤和扬雄的提及,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古文典范的推崇。最后一句“衣钵更多门下士,向来江浙似湖苏”则展现了作者对文化繁荣地区的赞美,以及对门下弟子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名家簪绂是前途”:以簪绂代指官职,预示友人前程似锦。
  2. “两世青云共接趺”:青云直上,比喻两代人都地位显赫,共同坐而论道。
  3. “金冶外看双剑跃”:金冶比喻光彩夺目,双剑跃动象征活力与才华。
  4. “木山中见一峰孤”:木山比喻静谧,孤峰象征独立与高洁。
  5. “韦贤经学真传授”:提及韦贤,强调经学的真谛得以传承。
  6. “扬子文章古范模”:扬雄的文章成为古时的典范,表达对古文的推崇。
  7. “衣钵更多门下士”:衣钵传承,门下弟子众多,象征学问的广泛传播。
  8. “向来江浙似湖苏”:江浙地区人才繁盛,如同湖苏一般,表达对文化繁荣地区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云”比喻高官显爵,“金冶”比喻光彩夺目。
  • 对仗:如“金冶外看双剑跃,木山中见一峰孤”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典故:如提及韦贤和扬雄,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描绘名门之后的前程、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化繁荣地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簪绂:象征官职或地位。
  • 青云:象征高官显爵。
  • 金冶:象征光彩夺目。
  • 木山:象征静谧或内敛。
  • 孤峰:象征独立与高洁。
  • 衣钵:象征学问或技艺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名家簪绂是前途”中的“簪绂”指的是什么? A. 官职 B. 服饰 C. 地位 D. 财富
  2. “两世青云共接趺”中的“青云”比喻什么? A. 高官显爵 B. 天空 C. 山峰 D. 树木
  3. 诗中提到的“韦贤”和“扬子”分别是什么人物? A. 文学家和哲学家 B. 经学家和文学家 C. 哲学家和经学家 D. 政治家和文学家
  4. “衣钵更多门下士”中的“衣钵”指的是什么? A. 服饰 B. 学问 C. 技艺 D. 传承

答案:

  1. A 2. A 3. B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同样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 唐寅的《桃花庵歌》: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三》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两者都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杨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李东阳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五首 小孤山 崦里桃花 春雨不闻百舌 青弋江 空梁落燕泥 苔藓山歌 杂曲歌辞。桃花曲 弹琴谷 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照猫画虎 弋字旁的字 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严词厉色 炮暑 吞炭漆身 清风两袖 料力 申宫 包含缉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包含闾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百弊丛生 科试 发摘奸隐 方字旁的字 包含酿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