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06
目极邯郸步里途,独惭无力继前趺。瞻依地近公长许,汲引心劳我尚孤。望道若洋徒自叹,学文如虎未成模。百年几见非虚语,幸是陈郎早识苏。
我极目远望邯郸的道路,独自惭愧没有力量继续前行。仰望依附之地接近公长久许诺,汲取引导心灵的努力我仍然孤独。望着道路如同海洋只能自我叹息,学习文学如同猛虎尚未成型。百年难得一见并非虚言,幸好陈郎早早认识苏。
作者介绍: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东阳和杨学古先生的诗作,表达了对前人学问的敬仰和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己未来学术道路的期待和希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前人学问的敬仰和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感慨。首句“目极邯郸步里途”以邯郸之路比喻追求高远目标的道路,诗人极目远望,却感到无力继续前行。接下来的“独惭无力继前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力感,诗人惭愧自己无法追随前人的足迹。
诗中“瞻依地近公长许”和“汲引心劳我尚孤”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和对孤独求学的感受。诗人仰望依附之地接近公长久许诺的地方,但汲取引导心灵的努力却使他感到孤独。
“望道若洋徒自叹”和“学文如虎未成模”则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感慨。诗人望着道路如同海洋只能自我叹息,学习文学如同猛虎尚未成型,表达了对学问的渴望和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感慨。
最后两句“百年几见非虚语,幸是陈郎早识苏”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百年难得一见并非虚言,幸好陈郎早早认识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前人学问的敬仰和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己未来学术道路的期待和希望。诗人通过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对学问的渴望和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目极邯郸步里途”中的“邯郸”比喻什么? A. 追求高远目标的道路 B. 古代著名城市 C. 学问的海洋 D. 孤独的求学之路
诗中“独惭无力继前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前人学问的敬仰 B. 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D. 对孤独求学的感受
诗中“望道若洋徒自叹”中的“洋”比喻什么? A. 道路的广阔和艰难 B. 学问的海洋 C. 孤独的求学之路 D. 追求高远目标的道路
诗中“学文如虎未成模”中的“虎”比喻什么? A. 学习的热情和力量 B. 学问的海洋 C. 孤独的求学之路 D. 追求高远目标的道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