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7
原文展示: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一 李东阳 〔明代〕 院直初归柳外途,玉堂高坐拥双趺。 应同礼席开函丈,岂有禅心到给孤。 聚讼漫劳今日议,如尸谁见古人模。 亦知戏笑皆文字,闻说公才似长苏。
白话文翻译:
刚刚从院子直道归来,柳树外的道路,我在玉堂高坐,双腿盘坐。 应该像在礼仪席上展开书卷一样,怎么会有禅心去关注孤独。 聚集讨论徒劳今日的议题,像尸体一样,谁见过古人的模样。 也知道戏笑都是文字游戏,听说您的才华像长苏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诗见长,与杨慎、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和杨学古先生的诗作,杨学古先生可能是李东阳的朋友或同僚,诗中表达了对杨学古先生才华的赞赏和对禅心与世俗议题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学古先生才华的赞赏,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禅心的深刻理解。诗中“玉堂高坐拥双趺”描绘了作者高雅的坐姿,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应同礼席开函丈,岂有禅心到给孤”则表达了对礼仪与禅心的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世俗议题的淡漠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最后两句“亦知戏笑皆文字,闻说公才似长苏”则是对杨学古先生才华的直接赞美,将其比作苏轼,显示了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杨学古先生才华的赞赏,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禅心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世俗议题的淡漠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玉堂高坐拥双趺”中的“双趺”指的是什么? A. 双腿盘坐的姿势 B. 书卷 C. 礼仪 D. 孤独
诗中“闻说公才似长苏”中的“长苏”指的是谁? A. 李东阳 B. 杨学古先生 C. 苏轼 D. 唐寅
诗中“应同礼席开函丈”中的“函丈”指的是什么? A. 书卷 B. 礼仪 C. 孤独 D. 双腿盘坐的姿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