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08
次刘时雍狱中遣怀二首 其一 李东阳 〔明代〕
历尽悲欢几岁年,始知安乐是神仙。 途危自喜肱犹在,嫁晚非关貌不妍。 贝锦有词难剧辩,圜扉无事且孤眠。 眼中同调知应少,莫更高吟白雪篇。
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才明白安乐才是真正的神仙境界。 尽管道路险峻,但庆幸自己的才能还在;婚姻晚成,并非因为容貌不佳。 虽然有言辞难以辩驳,但在牢狱中无事可做,只能独自安眠。 在这个世界上,志同道合的人应该很少,不要再高声吟唱那些高雅的诗篇了。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重要文学家,尤以诗文著称,与杨慎、徐祯卿并称“明初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狱中写给刘时雍的,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安于现状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历尽悲欢几岁年,始知安乐是神仙”,诗人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最终领悟到安乐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颔联“途危自喜肱犹在,嫁晚非关貌不妍”,诗人虽然身处险境,但庆幸自己的才能还在,婚姻晚成并非因为容貌不佳,而是命运使然。颈联“贝锦有词难剧辩,圜扉无事且孤眠”,诗人虽然在牢狱中,但无事可做,只能独自安眠,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尾联“眼中同调知应少,莫更高吟白雪篇”,诗人感慨在这个世界上,志同道合的人很少,不要再高声吟唱那些高雅的诗篇了,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安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始知安乐是神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神仙生活 B. 安乐生活 C. 悲欢离合 D. 婚姻晚成
“途危自喜肱犹在”中的“肱”指的是什么? A. 手臂 B. 才能 C. 命运 D. 容貌
诗中“贝锦有词难剧辩”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 A. 言辞 B. 现实 C. 命运 D. 才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