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9:05
石桥南畔第三株,至今犹未枯。
满天风雨润龙须,羞称秦大夫。
密处密,疏处疏,白云遮欲无。
昼师颇费好功夫,数枝云所余。
在石桥南边的第三棵树,至今依然没有枯萎。
满天的风雨滋润着树的龙须(枝条),让我羞愧称呼秦大夫。
密集的地方密集,稀疏的地方稀疏,白云遮掩着一切,似乎没有了踪影。
白天的阳光费劲心思,剩下的只有几枝云彩。
“秦大夫”可以指代古代著名的诗人或文化名人,代表着高雅的文化和艺术成就。诗人在这里用其作为对比,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以及自我谦逊的态度。
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下来,多体现了清代诗人的细腻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衷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这首《阮郎归》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韧性。开篇以“石桥南畔第三株”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树木的生长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接着,通过“满天风雨润龙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诗中提到的“羞称秦大夫”,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敬畏,也体现了对自身艺术成就的谦逊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密处密,疏处疏”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变化与和谐,白云的遮掩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最后一句“数枝云所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思索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坚韧,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为主题,表现了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和谐美,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石桥南畔的树木状态是?
A. 枯萎
B. 还未枯
C. 早已枯
D. 盛开
诗中提到的“秦大夫”代表什么?
A. 自然
B. 高雅的文化
C. 战士
D. 商人
“密处密,疏处疏”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人的心情
C. 物的形状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