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顷刘子先学士守姑苏尝寄洞庭春酒得为西湖十》

时间: 2025-07-12 22:26:05

诗句

刘郎曾寄洞庭春,小暖西湖十日贫。

老去餔糟照无拣,高风空愧汨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26:05

原文展示:

刘郎曾寄洞庭春,小暖西湖十日贫。
老去餔糟照无拣,高风空愧汨罗人。

白话文翻译:

刘郎曾经寄送给我洞庭的春酒,而西湖的温暖却让我在这十天里显得贫乏。年老后只吃残羹冷炙,怎能不感到惭愧于汨罗江边的高风亮节呢?

注释:

  • 刘郎:指的是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
  • 洞庭春:指的是洞庭湖的春天,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小暖:指的是温暖的天气,这里用来形容西湖的春日。
  • 餔糟:吃剩余的食物,指生活贫困的状态。
  • 汨罗人:指屈原,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以其高洁的风骨著称。

典故解析:

  • 汨罗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象征着忠贞与高洁的精神。
  • 老去:诗人在此自省,表达了对自己年老后的生活与理想的反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毛滂(约1000-1050年),字德辉,号子先,宋代诗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理想的反思,带有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无奈。开头提到“刘郎曾寄洞庭春”,不仅引起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引发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而“西湖十日贫”则展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年老时的境遇使他感到愧疚,尤其是“高风空愧汨罗人”,让这份愧疚更显沉重。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也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刘郎曾寄洞庭春”:提及刘长卿,寄情于春酒,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小暖西湖十日贫”:西湖的暖阳照耀下,诗人的生活却贫乏,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 “老去餔糟照无拣”:年老后只能食用残羹冷炙,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高风空愧汨罗人”:自责于未能达到屈原那样的高洁理想,带有自省与惋惜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贫乏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春酒”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自省。

意象分析:

  • 洞庭春:象征着美好与欢乐的青春时光。
  • 西湖:代表着温暖与宁静,但同时也暗示着生活的困顿。
  • 汨罗人:屈原的形象象征着高风亮节,成为诗人自省的标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刘长卿
    C. 杜甫

  2. “高风空愧汨罗人”中的“汨罗人”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3. 诗中提到的“西湖十日贫”意指什么? A. 生活富裕
    B. 生活困顿
    C. 生活充实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毛滂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而毛滂则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诗 城傍曲 行路难 送李五 送人归江夏 送刘十五之郡 城旁 从军行七首·其四 送任五之桂林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学 作茧自缚 首丘之望 佳妙 貝字旁的字 包含淳的词语有哪些 忘寝废食 包含估的词语有哪些 轻吞慢吐 非字旁的字 戛玉锵金 强实 文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超前绝后 蒂结尾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谩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