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12
阮郎归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昨宵同赋冶春词。
芳襟暗共期。
今朝却是送春时。
红螺懒更持。
来又恨,去还思。
凄凉花一枝。
哀筝弹损远山眉,此情金雁知。
昨夜我们一起赋诗吟唱春天的词句,
心中暗自期待着重逢。
今天却是送别春天的时刻,
不再愿意持红螺酒杯。
来时有恨,去时又思,
只剩一枝花,显得凄凉。
哀伤的筝声弹奏着远山的眉影,这份情感只有金雁可以理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丽,作品多描写爱情与自然的关系。他的诗词常富有感情,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末,正值送别春天之际,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渺茫和思念。
《阮郎归》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离别的惆怅。开头提到的“昨宵同赋冶春词”,暗示着诗人曾与友人或爱人共度美好时光,诗歌中充满了对过去的眷恋。接着“今朝却是送春时”,则突显出时光的无情与春天的即将逝去,形成鲜明的对比。
“来又恨,去还思”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复杂。虽然春天的过往令人怀念,但即将离去的现实却让人倍感伤感。最后一句“此情金雁知”则增添了诗的意境,金雁象征着远方的思念,暗示着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刻,诗人通过春天这一意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主题围绕着爱与思念,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离愁别绪
C. 自然景色
“红螺懒更持”中的“红螺”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乐器
“金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人
B. 思念
C. 离别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词人在表达离愁的方式与情感上的异同。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细腻的自我情感表达,而周之琦则通过春天的意象展现更宏观的情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