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47
蛰燕还巢未定时,村翁散社醉扶儿。
粉粉花事成无赖,默默春心怨欲私。
双脸胭脂开北地,五更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画,一缕茶烟扬鬓丝。
春季尚未完全确定,归来的燕子也还在犹豫,村里的老翁喝醉了,扶着小孩回家。
花开得繁盛却让人感到无奈,心中默默怨恨爱意无法诉说。
红颜如花的女子在北方绽放,晨风细雨将西施的美丽掩埋。
清晨的画卷已被轻拂,茶烟袅袅上升,飘拂着鬓发。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与悲剧的结合。诗中提及西施,暗示了美丽的易逝与时代的变迁。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匡床自拂眠清画”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十洲,晚号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落花图咏》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瞬息万变的感慨,以及对美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
《落花图咏》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诗人通过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奈。开头的“蛰燕还巢未定时”,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着不确定性。村翁醉扶儿的画面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恬淡与温馨,形成强烈的对比。随着诗歌的发展,“粉粉花事成无赖”表达了对花开花落的无奈,映射出人生的短暂与脆弱。接下来的“双脸胭脂开北地”与“葬西施”则将美丽与悲剧结合,传达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春天的花、燕子,乡村的老人和茶烟,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同时也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什么?
a) 美丽与悲剧
b) 战争与胜利
c) 乡土气息
诗中“蛰燕还巢未定时”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冬天的寒冷
c) 乡村的生活
诗中的“匡床自拂眠清画”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艺术的追求
b) 对战争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