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1: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10:47
鹧鸪天
病绕梅花酒不空。
齿牙牢在莫欺翁。
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
冰作骨,玉为容。
当年宫额鬓云松。
直须烂醉烧银烛,横笛难堪一再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梅花的酒杯,尽管病痛缠身,仍然不愿空杯而饮。年纪大了,牙齿依然坚固,不要轻视我这个老人。心中怨恨没有飞雪点缀青松旁边,却让稀疏的梅花与翠绿的叶子相伴。冰冷的骨骼,犹如美玉般的容颜。往年在宫廷里,鬓发如云松般苍白。如今真该痛饮烈酒,点燃银烛,然而横笛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无比难堪。
诗中提到的梅花和青松,常象征高洁与坚韧。古代文人常用梅花来比喻清雅的品格,而松树则代表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渴望。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他的词往往蕴含深厚的历史感和爱国情怀,对时代的变迁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值他身体虚弱之际,面对梅花的凋零与自己的衰老,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与无奈。
这首《鹧鸪天》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美的深刻思考。尽管身处病痛之中,辛弃疾依然选择与梅花相伴,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的“冰作骨,玉为容”更是将人的身体与美丽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表现出他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的清高与坚韧。整首诗在语言上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为读者传达了强烈的情感。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辛弃疾对生命、衰老、孤独的深刻感悟,表现了他在病痛中仍然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人对衰老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辛弃疾更加关注生命的坚韧和对美酒的向往,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与细腻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