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11
未到山前骑马回,
风吹雨打已无梅。
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
百无是处老形骸。
也曾头上带花来。
在未到达山前时,我已骑马折返回去,
风吹雨打,梅花早已凋零。
如今与谁共饮消遣两三杯?
这情景似乎与旧年春天的感觉相似,
然而如今却是一身苍老的形骸,无所事事。
我曾经也曾带着花朵来过这里。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生于1170年,卒于1220年。他以豪放、深沉的词风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辛弃疾的词作数量众多,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
《浣溪沙》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其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思。诗人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面对岁月的流逝与青春的逝去,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这首《浣溪沙》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思索。开篇“未到山前骑马回”,意指面对人生目标时的犹豫与回头,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接着“风吹雨打已无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失落与空虚。接下来“共谁消遣两三杯”,表现了孤独感与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中提到的“旧时春意思”,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百无是处老形骸”则揭示了对衰老与无所事事的无奈。最后一句“也曾头上带花来”,则是对年轻时光的追忆,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和落差。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出辛弃疾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感慨与思虑。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青春时光的怀念。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浓厚的怀旧与孤独情绪。
诗中提到的“无梅”指的是什么?
A. 没有梅花
B. 没有朋友
C. 没有目标
“共谁消遣两三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诗中的“也曾头上带花来”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年轻时的美好
B.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
C. 诗人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