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中说》

时间: 2025-07-27 08:21:28

诗句

先业归犹在,遗经读未终。

岂无门弟子,私谥作文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1:28

原文展示:

先业归犹在,遗经读未终。岂无门弟子,私谥作文中。

白话文翻译:

祖业仍在,遗留下来的书籍我还没有读完。难道没有门徒弟子吗?他们在我的作品中私下给予我评价。

注释:

  • 先业:指先前的事业或家业。
  • 归犹在:归指的是回归或继承,这里意味着祖业仍然存在。
  • 遗经:指遗留下来的经典或书籍。
  • 私谥:私下给予的谥号,通常指对人的评价。
  • 作文中:指在自己的作品中。

典故解析:

“谥号”是古代对去世者所给予的名号,通常根据其生前的表现来定。在诗中,作者提到门弟子私下给予他的评价,暗示他对自己在学术和传承方面的自觉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仁,号丰乐,晚号隐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婉约、意境高远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所传承的学问和文化责任的思考。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化传承面临挑战,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先业的珍视和对后学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刘克庄对自己学术传承的思考。开头的“先业归犹在”表明了他对过往传统的坚守,展现出一种对家族和文化的责任感。接下来的“遗经读未终”则隐含着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完成事业的惋惜。最后一句“岂无门弟子,私谥作文中”引发读者对教育和传承的思考,门徒的存在不仅意味着知识的延续,也意味着对教师的评价和反思。

整首诗在简短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通过对祖业和后学的关注,表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责任感,也反映了其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先业归犹在”:传承的事业依然存在,显示出对传统的坚守。
    2. “遗经读未终”:表达对知识的追求,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3. “岂无门弟子”:反问,意指应该有后学接续。
    4. “私谥作文中”:暗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 修辞手法: 此诗使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前者体现在对祖业与个人努力的对照,后者则通过反问增强了作者对后学的期待。

  •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祖业和自我学习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同时也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先业:象征传统文化与家族责任。
  • 遗经:象征知识传承与学术追求。
  • 门弟子:象征后学与未来的希望。
  • 私谥:象征对个人成就的评价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先业”指的是什么?

    • A. 个人事业
    • B. 祖辈的事业
    • C. 国家事业
    • D. 学术事业
  2. “岂无门弟子”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没有弟子
    • B. 有许多弟子
    • C. 弟子们私下评论
    • D. 弟子们不听话
  3. 诗中提到的“遗经”指什么?

    • A. 遗留下来的经典
    • B. 个人的书信
    • C. 家族的遗产
    • D. 普通书籍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与陶渊明,两者均表现出对传统和自然的珍视,但刘克庄更强调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而陶渊明则更多地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归隐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田道中 其二 黄田道中 别高朴庵大令 七月十五夜,再泛螺江,与听水老人同赋 梅花 登长安慈恩寺塔 过出海庵访元济上人不值 望海 比同彦平谒希颜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项翁彦平有作鄙拙者亦不能已勉强乱道幸笑览 某属闻少伊广文归别墅将挂其冠然乎富贵恐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可遇难求 辛字旁的字 包含申的成语 聁风 辰字旁的字 包含嗷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撒泼打滚 采字头的字 翻山涉水 韭字旁的字 红小鬼 吃小亏占大便宜 坐于涂炭 儇慧 鼓舌摇唇 争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