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游华严寺二首》

时间: 2025-04-28 03:11:11

诗句

堂闭厨荒藓壁颓,重寻陈迹故堪哀。

残僧远避游山屐,饥雀空窥施食台。

鬓换绝无黑丝出,樽空不见白衣来。

千林摇落秋容老,未有黄花一朵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1:11

原文展示:

《九日游华严寺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堂闭厨荒藓壁颓,重寻陈迹故堪哀。
残僧远避游山屐,饥雀空窥施食台。
鬓换绝无黑丝出,樽空不见白衣来。
千林摇落秋容老,未有黄花一朵开。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庙堂关闭,厨房荒凉,墙壁上长满了青苔,重又寻找旧日的痕迹,令人感到惋惜。残留的僧人远远地躲避在山间,饥饿的雀鸟空自窥探施食的台子。白发已全无黑丝出现,酒杯空空,没有白衣人来访。千林摇曳,秋天的容颜显得苍老,却没有一朵黄花绽放。

注释:

  • 堂闭:庙堂关闭,指华严寺的主要建筑已不再开放。
  • 厨荒:厨房荒凉,暗示寺庙的冷清和无人照料。
  • 藓壁:长满青苔的墙壁,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衰败。
  • 重寻陈迹:再一次寻找旧日的痕迹,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残僧:余下的僧人,表示寺庙的衰败和人去楼空。
  • 游山屐:指僧人远离寺庙,可能是为了游山玩水。
  • 饥雀:饥饿的雀鸟,象征对施食台的渴望。
  • 白衣:指僧人或道士,象征精神的寄托与寻求。
  • 千林摇落:千树摇曳,暗示秋天的到来,景象的凋零。
  • 黄花一朵开:黄花通常指菊花,象征着秋天的独特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山,号芋溪,南宋诗人,以豪放的词风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九日游华严寺》是刘克庄在九月九日重游华严寺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沧桑的感慨。华严寺作为一个古老的寺庙,曾经热闹非凡,现在却显得冷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无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华严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开头两句“堂闭厨荒藓壁颓”,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寺庙的冷清与荒凉。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残僧远避游山屐,饥雀空窥施食台”,通过描绘僧人和雀鸟的状态,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最后四句则转向对时间的感慨,“千林摇落秋容老,未有黄花一朵开”,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了刘克庄的高超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堂闭厨荒藓壁颓:庙堂关闭,厨房荒凉,墙壁长满青苔,暗示了寺庙的衰败。
  2. 重寻陈迹故堪哀:再一次寻找旧日的痕迹,令人感到惋惜与悲哀。
  3. 残僧远避游山屐:余下的僧人远离寺庙,可能在游山玩水,反映出寺庙的冷清。
  4. 饥雀空窥施食台:饥饿的雀鸟在窥探施食的台子,象征对食物的渴望和无助。
  5. 鬓换绝无黑丝出:白发已全无黑丝,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6. 樽空不见白衣来:酒杯空空,没有白衣人来访,表现出孤独感和失落。
  7. 千林摇落秋容老:千树摇曳,秋天的容颜显得苍老,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8. 未有黄花一朵开:没有一朵黄花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与结尾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拟人:将雀鸟拟人化,表现出它们对食物的渴望。
  • 比喻:通过“千林摇落”来隐喻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华严寺的描绘,反映出人事的沧桑与历史的轮回,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庙堂:象征信仰与精神寄托,反映出人们对过去的追忆。
  2. 青苔:代表时间的侵蚀和衰败,暗示着无情的岁月。
  3. 雀鸟:象征孤独与渴望,反映出生活的无奈。
  4. 黄花:代表秋天的特色,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堂闭”的含义是: A. 庙堂关闭
    B. 庙堂开放
    C. 庙堂繁忙
    D. 庙堂温暖

  2. “鬓换绝无黑丝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愤怒
    D. 平静

  3. 诗中的“千林摇落秋容老”意指: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衰败
    C. 夏天的繁盛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刘克庄的诗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则常以社会现实为题材,表现出更为深刻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
  • 意象与主题:两位诗人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个人情感,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怀旧,而杜甫则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与对未来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辰谢邵广文惠惠仁者寿赋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四 送范伯崇 访罗孟弼竹园 追饯马宪 城南即事 庐陵李直卿以复名其斋求予诗久未暇也今日雪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漠 摄魄钩魂 臼字旁的字 舆械 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持表度天 凵字底的字 古肥今瘠 包含濯的成语 贝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林结尾的成语 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石镞 晁采 坐卧针毡 乐不可言 拾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