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最高楼 其四》

时间: 2025-05-22 12:55:25

诗句

吾衰矣,不慕勒燕然。

不爱画凌烟。

此生惭愧支离叟,何功消受水衡钱。

错教人,占卦气,算流年。

漫摘取、野花簪一朵。

更拣取、小词填一个。

晞素发,暖丹田。

罗浮杖胜如旌节,华阳巾不减貂蝉。

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55:25

最高楼 其四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吾衰矣,不慕勒燕然。
不爱画凌烟。
此生惭愧支离叟,
何功消受水衡钱。
错教人,占卦气,
算流年。
漫摘取野花簪一朵。
更拣取小词填一个。
晞素发,暖丹田。
罗浮杖胜如旌节,
华阳巾不减貂蝉。
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衰老,不再渴望在燕然山铭刻功业;
我也不喜爱那些画中的繁华。
这一生让我感到羞愧的是像个支离的老人,
何必为了金钱而劳苦奔波呢?
错误地让人去占卦,算算流年。
随意摘一朵野花来插在头上;
再挑选一首小词来填补一下。
晒晒白发,温暖一下肚子。
罗浮山的拐杖比旌节更胜一筹,
华阳山的巾帕丝毫不逊色于貂蝉的美丽。
这位先生,不是散仙,就是瘦仙。

注释:

  • 勒燕然:指在燕然山刻石铭文,象征功名。
  • 凌烟:指文人雅士的荣耀和名声。
  • 支离叟:指生活困顿、身体衰老的人。
  • 水衡钱:古代计量用的货币,象征为了生计奔波。
  • 漫摘取:随意地采摘。
  • 晞素发:晒干白发,象征老年人对生活的淡然。
  • 罗浮杖:指代罗浮山的拐杖,象征高洁的志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士元,号石庵,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刘克庄的作品常以清新、自然、抒情见长,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最高楼》系列诗作是刘克庄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诗人对过往的追求感到疲惫,转而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衰老和功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冷淡,强调了不再追求名利的心态。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支离叟”的自我描写,表现出他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自嘲。对于占卦和算流年,诗人用“错教人”来表达对宿命与命运的批判,暗示他认为这是一种无用的迷信。

中间部分提到的“漫摘取野花”和“更拣取小词”,则体现了诗人寻找生活乐趣的态度,尽管面临衰老,但他依然追求自然与艺术的美好。最后两句通过对罗浮山和华阳山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志趣与追求,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深切反思,又有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独特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衰矣,不慕勒燕然:我已经衰老,不再渴望铭刻功业。
  2. 不爱画凌烟:我也不喜爱那些华丽的名声。
  3. 此生惭愧支离叟:这一生让我感到羞愧的是像个支离的老人。
  4. 何功消受水衡钱:何必为了金钱而劳苦奔波呢?
  5. 错教人,占卦气:错误地让人去占卦,算算流年。
  6. 漫摘取野花簪一朵:随意摘一朵野花来插在头上。
  7. 更拣取小词填一个:再挑选一首小词来填补一下。
  8. 晞素发,暖丹田:晒晒白发,温暖一下肚子。
  9. 罗浮杖胜如旌节:罗浮山的拐杖比旌节更胜一筹。
  10. 华阳巾不减貂蝉:华阳山的巾帕丝毫不逊色于貂蝉的美丽。
  11. 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这位先生,不是散仙,就是瘦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罗浮杖比作旌节,表现其高洁的志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算流年”,赋予时间以人的属性,表现对命运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和对自然、艺术的热爱,展现了他在衰老中寻求内心安宁的追求。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向读者传达了生命的哲学,鼓励人们追求真正的内在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然:象征功名与荣耀。
  • 野花:代表自然的纯粹与美好。
  • 罗浮:象征高洁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在诗中对什么不再追求? A. 朋友
    B. 名利
    C. 家庭

  2. 诗中提到的“漫摘取野花”意味着什么?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C. 对金钱的渴求

  3. “罗浮杖胜如旌节”表达了什么? A. 对名利的羡慕
    B. 对自然与高洁志趣的追求
    C. 对物质享受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最高楼 其四》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但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刘克庄更突出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景 其一 门掩候虫秋 秋景 鹤唳清露垂 秋景 蛩响乱秋阴 秋景 客愁连蟋蟀 秋景 十日菊 秋景 悠然见南山 秋景 于今九日 秋景 风雨近重阳 秋景 疏雨滴梧桐 秋景 夜雨更秋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肓的词语有哪些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月落参横 吗啡 满坐寂然 碧落黄泉 风襟 袭传 克伐怨欲 髟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耂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会心一笑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驴的成语 襧广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