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访罗孟弼竹园》

时间: 2025-04-26 21:50:17

诗句

江梅独立荫颓墙,苔藓封枝色老苍。

手剪荆榛增叹息,眼中春意满三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17

原文展示:

访罗孟弼竹园 张栻 〔宋代〕

江梅独立荫颓墙, 苔藓封枝色老苍。 手剪荆榛增叹息, 眼中春意满三湘。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梅花孤独地立在破败的墙边, 苔藓覆盖的枝条显得苍老。 亲手剪除荆棘,不禁叹息, 眼前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三湘大地。

注释:

  • 江梅:江边的梅花。
  • 颓墙:破败的墙。
  • 苔藓封枝:苔藓覆盖在树枝上。
  • 老苍:苍老。
  • 荆榛:荆棘和杂草。
  • 三湘:指湖南一带,因湘江流经湖南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约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访问友人罗孟弼的竹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梅、苔藓、荆榛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沧桑、孤寂的氛围。江梅独立于颓墙之侧,苔藓封枝,色老苍,这些意象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脆弱。手剪荆榛的动作,增添了诗人的叹息,反映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眼中春意满三湘,虽然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但也隐含了对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梅独立荫颓墙:江边的梅花孤独地立在破败的墙边,象征着孤独和坚韧。
  2. 苔藓封枝色老苍:苔藓覆盖的枝条显得苍老,描绘了岁月的痕迹。
  3. 手剪荆榛增叹息:亲手剪除荆棘,不禁叹息,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4. 眼中春意满三湘:眼前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三湘大地,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但也隐含了对变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江梅“独立”,赋予了梅花人的情感和行为。
  • 比喻:苔藓封枝“色老苍”,比喻岁月的痕迹。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欣赏和对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江梅:象征孤独和坚韧。
  • 苔藓:象征岁月的痕迹。
  • 荆榛:象征困难和挑战。
  • 春意:象征生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江梅”象征什么? A. 孤独和坚韧 B. 春天的生机 C. 岁月的痕迹 答案:A

  2. “苔藓封枝色老苍”中的“老苍”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颜色 B. 苍老的颜色 C. 鲜艳的颜色 答案:B

  3. 诗中的“三湘”指的是哪里? A. 湖南一带 B. 湖北一带 C. 江西一带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但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访罗孟弼竹园》与朱熹的《春日》: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张栻的诗更多表现了沧桑和感慨,而朱熹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吕二山人君子居韵二首 放船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十七 元墓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十二 宝云庵 牛图 寄题孔德通东园 韩子华内翰见过 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 其七 题杂画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七弯八拐 鸟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昭昭在目 座无虚席 包含河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深迂 包含妇的成语 信服 县佐 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燮理阴阳 八字旁的字 持钵 坝田 包含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