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20
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
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
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
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
白露时节,蚕已经开始吐丝,空旷的树林里,阳光显得格外凄清。
寥寥的白昼,门窗紧闭,我独自卧于秋窗之下,光线明亮。
“宝”字的财富犹如仙药一般,羽人寄托在柴荆之间。
我长声吟唱,仿佛在想象风的驭使,恍若升入蓬莱仙境。
钱起(生于约730年,卒于约795年),字仲明,号少华,唐代诗人,祖籍江苏,曾任职于地方官员。其诗风典雅,题材广泛,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
这首诗写于钱起因病卧床期间,他借诗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他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感悟。
《卧疾,答刘道士》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清幽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病中孤独而又渴望超脱的心境。开篇“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秋意的环境,孤独与清冷在此交织,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寥。
接着“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自在窗前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立感。此时的光明似乎与诗人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有光明,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寂。
“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宝字象征着财富与追求,而羽人则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理想。最后的“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则是诗人对自由与理想境界的幻想,仿佛在病痛中仍然渴望着能够逃离现实,飞向理想的仙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从自然景物到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都渗透着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全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在病痛中深刻的孤独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对于生活与理想的追求。
诗中“白露”表示什么季节?
诗中“羽人”指代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何种情感?
答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钱起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洒脱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