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3:12
送张将军征西(一作西征)
作者:钱起 〔唐代〕
长安少年唯好武,
金殿承恩争破虏。
沙场烽火隔天山,
铁骑征西几岁还。
战处黑云霾瀚海,
愁中明月度阳关。
玉笛声悲离酌晚,
金方路极行人远。
计日霜戈尽敌归,
回首戎城空落晖。
始笑子卿心计失,
徒看海上节旄稀。
全诗翻译:
长安的年轻人只喜爱武艺,金殿中得到恩宠的将领们争相出征破敌。沙场的烽火隔着天山,铁骑征西已经多少年未归?战斗中黑云弥漫,海洋愁苦,而明月却照耀着阳关。玉笛声悲凉,离别的酒在晚间酌饮,通往金方的道路上行人远去。算计着日子,剑戈终将归来,回首戎城却是空荡荡的落日余晖。开始嘲笑你心中的计谋失误,只看到海上的旌旗稀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850年,卒于约900年。他以五言绝句著称,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中期,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广大将士奔赴战场,表达了对将军的送别和对战争的忧虑。
《送张将军征西》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刻画了战争背景下的离别情感。诗的开头用“长安少年唯好武”引入,描绘了长安城内年轻人的豪情壮志,显示出对武力的崇尚。接着,诗人通过“金殿承恩争破虏”表达了统治者对于将领的重视,暗示出这种武力的必要性。
“沙场烽火隔天山,铁骑征西几岁还”,这两句以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战场的遥远与时间的流逝,抒发了对将士征战的无奈与担忧。黑云、浪海及明月之间形成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忧愁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战斗带来的痛苦与离愁。尤其是“玉笛声悲离酌晚”,更是将离别的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几句“计日霜戈尽敌归,回首戎城空落晖”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将军的送别,更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伤痛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沉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现了对将军的送别、对战争带来的离别与忧愁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长安少年喜欢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阳关”主要象征____。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友人的离别。(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