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毕侍御谪居》

时间: 2025-05-11 09:13:10

诗句

崇兰香死玉簪折,志士吞声甘徇节。

忠荩不为明主知,

悲来莫向时人说,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

百鸟喧喧噪一鹗,上林高枝亦难托。

宁嗟人世弃虞翻,

且喜江山得康乐。

自怜黄绶老婴身,妻子朝来劝隐沦。

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13:10

诗词名称: 送毕侍御谪居

作者: 钱起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崇兰香死玉簪折,志士吞声甘徇节。
忠荩不为明主知,悲来莫向时人说。
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
百鸟喧喧噪一鹗,上林高枝亦难托。
宁嗟人世弃虞翻,且喜江山得康乐。
自怜黄绶老婴身,妻子朝来劝隐沦。
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

白话文翻译:

兰香已死,玉簪折断,志士们默默忍受,甘愿为了节操而受苦。
忠诚和正直却不为明主所知,悲伤之时不要向世人诉说。
沧浪的水流见证了我心中的清白,楚地的客人告别时泪水满缨。
百鸟喧闹,唯有一只鹗,纵然在上林的高枝也难以寄托。
我宁愿叹息人世的无常,反而欣慰江山仍得安乐。
我自怜年老如婴孩,妻子今天来劝我隐居。
桃花源里举家迁去,这次分别又要相思多少春秋。

注释:

  • 崇兰: 高尚的兰草,象征志士的高洁品行。
  • 玉簪: 指一种装饰品,象征美好与珍贵。
  • 志士: 志向高远的人。
  • 忠荩: 忠诚与正直的品德。
  • 沧浪之水: 比喻心灵的清澈与高洁。
  • 楚客: 指楚地的游子,象征离别的伤感。
  • 百鸟喧喧: 形容鸟儿的喧闹声,隐喻世间的纷扰。
  • 黄绶: 指官职的标志,象征地位与荣华。
  • 桃花洞: 典出《桃花源记》,象征隐逸与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多描绘人生感受和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钱起送别好友毕侍御因政治原因被贬谪的情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以及对仕途失意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色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开头以兰香和玉簪的意象,象征志士的品德与美好,而后承接着忠诚与正义未必能被明主知晓的无奈,形成一种强烈的悲剧感。沧浪水清,楚客泪满,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清白与忧伤,使得诗句充满了哲理的深邃。
后半部分,诗人以“百鸟喧喧”表现世间的喧闹与动荡,反衬出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宁愿抛弃世俗的繁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乐。最后以自怜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崇兰香死玉簪折:高洁的兰花已死,象征美好的事物已逝去。
  2. 志士吞声甘徇节:志士们默默忍受,为保持节操甘愿受苦。
  3. 忠荩不为明主知:忠诚和正直的品德未被明主所识别。
  4. 悲来莫向时人说:悲伤时不要向世人诉说,暗含无奈。
  5. 沧浪之水见心清:象征清澈的水流,见证内心的清白。
  6. 楚客辞天泪满缨:楚地的游子分别时泪水满缨,感伤离别。
  7. 百鸟喧喧噪一鹗:百鸟喧闹,唯有一只鹗,暗示孤独与无奈。
  8. 上林高枝亦难托:即便高枝也难以寄托,象征追求的理想艰难。
  9. 宁嗟人世弃虞翻:叹息人世的无常,感慨世事的变迁。
  10. 且喜江山得康乐:庆幸江山依然安乐,表现一丝安慰。
  11. 自怜黄绶老婴身:自怜年老如婴孩,表达对衰老的无奈与自嘲。
  12. 妻子朝来劝隐沦:妻子今天来劝我隐居,暗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13. 桃花洞里举家去:向往桃花源的理想生活,象征逃避世俗。
  14. 此别相思复几春:离别后又要相思多少个春天,感叹离别的漫长。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崇兰”、“玉簪”比喻志士的高洁与美好。
  • 对仗: 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自然景象如水、鸟等象征诗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忠诚与理想的困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终传达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香: 象征高洁的品质。
  • 沧浪水: 代表清澈的内心和真实的情感。
  • 黄绶: 象征地位与荣华。
  • 桃花洞: 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崇兰香死”意指什么?

    • A. 志士的品德高洁
    • B. 美好的事物已逝去
    • C. 忍受苦难
  2. “沧浪之水见心清”中“沧浪”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水鸟
    • B. 清澈的水流
    • C. 一处风景
  3. 诗中提到的“桃花洞”象征着什么?

    • A. 归隐的理想生活
    • B. 志士的高洁
    • C. 政治的失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钱起《送毕侍御谪居》与王之涣《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与忠诚的思考,而后者则强调友情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送毕侍御谪居》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感受唐代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理想的思考。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黄宾于赴举 再游东林寺作五首 晚泊湘江作(一作晚泊湘江怀古) 寄宋使君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 送僧之灵夏 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 上宋使君 寿春进祝圣七首。搜扬草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承欢膝下 月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批亢捣虚 羞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气态 包含诜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一至于此 包含趣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樵村渔浦 冠袍带履 武断乡曲 事不过三 期于 财主 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