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2:44
送邬三落第还乡
作者: 钱起 〔唐代〕
郢客文章绝世稀,
常嗟时命与心违。
十年失路谁知己,
千里思亲独远归。
云帆春水将何适,
日爱东南暮山碧。
关中新月对离尊,
江上残花待归客。
名宦无媒自古迟,
穷途此别不堪悲。
荷衣垂钓且安命,
金马招贤会有时。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失意的文人邬三,因落第而返乡的情景。他感叹自己才华出众的文章却难以被世人认可,常常感到命运与内心的愿望相违背。十年来在仕途上失意,谁能理解他的心情呢?在千里之外,他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春天的云帆在水面上将驶向何处呢?他喜欢东南方的暮山那一抹碧绿。关山之中,新月映照着离别的酒杯,江边的残花在等待归来的旅客。名宦自古以来就没有媒介,仕途艰难,此时此刻的离别让他感到无比悲伤。他决定放下世俗的名利,随性垂钓,安然度日,期待有朝一日能得到金马的招贤。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约730年,卒年不详。他的诗以清新淡雅、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和表达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钱起落第后返乡之际,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不满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在唐代,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文人追求功名,而落第则意味着失去前途,诗中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送邬三落第还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叹息,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云帆春水将何适”中,诗人表现出对未来的渺茫和不安;而“江上残花待归客”则象征着等待与失落,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提出一种安然自处的生活态度,描绘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放弃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他的无奈与期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社会的反思与自我救赎。
整首诗以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失望,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折射出唐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郢客”指的是哪里的人?
“云帆春水将何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金马招贤”象征着什么?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表现了思乡的情感,但其笔调更为沉重,强调了战乱带来的困苦;而钱起则侧重于个人的失意与对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文人独特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