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溪沙(种梅菊)》

时间: 2025-05-24 15:08:39

诗句

百世孤芳肯自媒。

直须诗句与推排。

不然唤近酒边来。

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

只今何处向人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5:08:39

原文展示:

浣溪沙(种梅菊)
辛弃疾

百世孤芳肯自媒。
直须诗句与推排。
不然唤近酒边来。
自有渊明方有菊,
若无和靖即无梅。
只今何处向人开。

白话文翻译:

这百年来的孤芳自赏,谁肯为我传媒呢?
我需要诗句来推崇它的美丽。
否则就叫我在酒边喝酒吧。
只有陶渊明的诗中才有菊花的身影,
若没有苏轼的笔下也就没有梅花的存在。
如今何处还有人欣赏它的盛开呢?

注释:

  • 孤芳:指独自美丽的花,通常指梅花。
  • 自媒:自我宣传,指梅花自己不需要他人来介绍。
  • 渊明:陶渊明,南朝诗人,以其诗作中描写菊花而著称。
  • 和靖:苏轼,宋代诗人,因其诗词中常提及梅花而闻名。
  • 向人开:向他人展示其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和将领,因其豪放激昂的词风而著称。他在政治上多次参与抗金斗争,词作中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时值南宋风气渐趋颓废,诗人通过对梅菊的描写,表现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梅与菊为主题,借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开篇“百世孤芳肯自媒”,意在强调梅花的独特与高傲,诗人自问,谁来为其传媒,既表现了梅花的孤傲,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移,辛弃疾提到了陶渊明与苏轼,以此来强调只有真正的文人才能欣赏这种孤傲的美。最后一句“只今何处向人开”,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感叹如此高洁的品格在世间何处可见,传达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落。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梅花象征着坚贞与孤独,菊花则代表着清雅与超脱。通过对比,诗人不仅讨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反映了对文人精神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世孤芳肯自媒:强调梅花的孤傲,质疑是否有谁愿意为其传颂。
  2. 直须诗句与推排:需要诗句来表现梅花的美,显示出对艺术的渴求。
  3. 不然唤近酒边来:若不如此,便只能饮酒消愁,表达了一种无奈。
  4. 自有渊明方有菊:提到陶渊明,强调只有真正的文人才能欣赏菊的美。
  5. 若无和靖即无梅:苏轼的存在使梅花更加珍贵。
  6. 只今何处向人开:对现实的感慨,询问梅花的价值何在。

修辞手法

  • 比喻:梅与菊的比喻,反映了人品与文学的关系。
  • 对仗:如“渊明”与“和靖”,形成鲜明的比较,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高洁人格与艺术追求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失落感。辛弃疾通过梅与菊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世态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孤高、坚韧的品格,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清雅、超脱,代表对生活的淡泊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世孤芳肯自媒”中的“孤芳”指的是:
    A. 玫瑰
    B. 梅花
    C. 菊花

  2. 诗中提到的“渊明”是指哪位古代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白居易

  3. 诗人通过“只今何处向人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
  • 苏轼《梅花》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浣溪沙》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可以进行比较。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但辛弃疾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沁园春 其一 送蔡都御史巡抚山东 沁园春 寿张婉紃夫人 沁园春 其五 寄午帅苏州 沁园春 重阳前五日 沁园春 其一 效稼轩体,留湘绮先生行 沁园春 沁园春 题亡室沈淑人遗照 沁园春·待月楼观剧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 其四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造作 仗义行仁 包含茗的词语有哪些 铜汁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丧家之狗 走之旁的字 妾鱼 足字旁的字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痈疽 磨礲砥砺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调三斡四 尸字头的字 包含籍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牢的词语有哪些 男子汉大丈夫 风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