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46:24
幸喜陪驺驭,频来向此宵。
砚磨清涧石,厨爨白云樵。
竹外村烟细,灯中禁漏遥。
衣冠与文理,静语对前朝。
我很高兴能够陪伴郑少师,常常在这样的夜晚相聚。
在清澈的溪水边磨砚,在白云下做饭,
竹林外村庄的烟雾细细升起,灯下的时光显得遥远而宁静。
我身着衣冠,谈论文理,静静地与历史的前朝对话。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写景抒情。
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与友人郑少师一同闲坐,借景抒发对历史和文理的思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这首诗以清幽的环境和静谧的氛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郑少师在夜晚共度时光的情景。开篇“幸喜陪驺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珍视与欢喜,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环境与内心感受紧密相连。“砚磨清涧石,厨爨白云樵”描绘出一种自然、恬淡的生活状态,显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竹外村烟细,灯中禁漏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村庄的烟雾与灯光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令人沉醉。这种细腻的意象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两句“衣冠与文理,静语对前朝”更是引人深思,诗人与历史的对话,既是对学问的追求,也是对过往的沉思,表现出一种文化自省的精神。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文人风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自省,诗人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诗人对陪伴郑少师的感受是:
A. 失落
B. 高兴
C. 无聊
D. 忧伤
“砚磨清涧石”一句中,‘清涧’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溪水
C. 湖泊
D. 海洋
诗中提到的“衣冠”主要象征:
A. 贫穷
B. 文人身份
C. 农民
D. 战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