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4: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4:21:08
落叶纷可扫,幽花寒自开。
囷空无雀噪,门静有僧来。
孤学时方弃,穷途势莫回。
呼儿了租赋,莫待县符催。
落叶纷纷可以清扫,幽静的花朵在寒冷中自开。
空旷的囤里没有鸟儿的喧闹,安静的门前有僧人来到。
孤独的学问在此时刚刚放弃,穷途末路的情况无法再回头。
呼唤儿子来处理租赋,不要等到县里的催促。
诗中并未涉及明确的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与陆游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陆游一生经历过多次政治波折和个人磨难,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尤以爱国情怀和故乡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诗作反映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他在经历了战乱与政治失意后,选择隐居于乡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此时的他已对人生的困惑与世事的无常有了更深的理解。
《幽居》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其内心的孤独感。诗的开头以“落叶纷可扫,幽花寒自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落叶虽然纷飞,但是幽静的花依旧坚强地在寒风中绽放。这种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反映,表达了他在逆境中依然追求美好的精神。
接下来“囷空无雀噪,门静有僧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的气氛。囤仓空空如也,没有鸟儿的喧闹,只有僧人的造访,意味着一种孤独却又不失安宁的生活状态。这种场景既有物质的贫乏,也有精神的富饶,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孤学时方弃,穷途势莫回”则显示了诗人在孤独的学问中感受到的无奈与痛苦,人生的困境让他感到无路可退,似乎对理想的追求已经放弃。最后一句“呼儿了租赋,莫待县符催”则是一种生活上的苦涩,尽管内心向往宁静,但现实的经济压力却让他不得不面对生活的琐事与烦恼,显露出一种无奈的现实感。
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描绘出深刻的情感,体现出陆游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知识追求的孤独感以及对现实生活压力的无奈,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花”指的是什么?
“囷空无雀噪”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