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7: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7:10:04
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小酌居然醉,当风不觉醒。谁家教儿子,清诵隔疏棂。
水面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白皙,山光在夜晚看来却显得不那么青翠。一弯新月挂在天边,像是画出来的一样,万颗星星在江面上闪烁。小酌一杯竟然喝醉了,微风中不知不觉地醒来。是谁家的孩子,在窗棂外清声吟诵呢?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冷庐,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其诗风格受到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象,表现了诗人悠闲的心态与对清新生活的向往,寓意深远。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画面,诗人通过水色和山光的对比,展现了秋夜的清新与静谧。开篇的“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的自然风光,水面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洁白,而山的轮廓则因夜色而显得朦胧,塑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月亮和星星,仿佛一弯新月在天边轻轻悬挂,星星如同稻粒般点缀在江面上,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这里不仅有视觉的冲击,还有情感的共鸣,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小酌居然醉,当风不觉醒”则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自在,轻松饮酒间,似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在这静谧秋夜中的悠然自得。最后一句“谁家教儿子,清诵隔疏棂”则引入了人文情怀,显示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关注,以及对当下社会氛围的思考。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夜色、水色、月光、星辰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夜画卷,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宁静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知识传承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色秋逾白”的意思是: A. 水面在秋天显得更加白皙 B. 秋天的水面变得浑浊 C. 水的颜色在春天更加鲜艳 D. 水面在阴雨天气显得黯淡
“一眉画天月”中的“一眉”指的是: A. 一道彩虹 B. 一弯月亮 C. 一只鸟 D. 一根柳枝
诗中提到的“谁家教儿子”表达了: A. 对孩子教育的无奈 B. 对知识传承的关注 C. 对家庭琐事的思考 D. 对社会的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