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20
作者: 李益 〔唐代〕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
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
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全诗翻译:
我身为汉朝的飞将,刚束发便谈论兵事。
侠客少问我何以为伍,向来与事不平相关。
黄云在北方呼啸,白雪将沙城包围。
幸好应有边地的征募,举起武器会有名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益,字季和,唐代诗人,曾任职于边疆,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和战斗场景,风格豪迈,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赴邠宁(今陕西境内)时,表达了他对将要离别的战友与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他渴望为国出征的豪情。
李益的《赴邠宁留别》是一首表达壮志豪情的边塞诗。诗中,诗人自称身承汉飞将,暗示自己怀有报国之志,立志为国捐躯。他以“束发即言兵”开篇,点明自己年轻时便对军事充满热情。接着,诗人抒发了对侠义精神的向往,感叹侠士之间的相知相问少之又少,反映出他对世事不公的无奈与愤懑。
接下来的两联中,诗人描绘了北方的严冬,黄云和白雪构成了沙城的冷酷画面,这种自然景象与战斗的紧迫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最后一句“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则转向积极,表达了他虽身处困境但仍希望能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志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李益作为一名边塞诗人的豪情与理想,体现了他对侠义精神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鼓舞人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表现一种豪情壮志,渴望为国捐躯的精神,通过歌颂英雄气概与侠义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益的《赴邠宁留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乡之情
B. 英雄豪情
C. 爱情悲伤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汉飞将”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广
B. 霍去病
C. 岳飞
答案: A
诗中“黄云断朔吹”描绘的意象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战争的来临
C. 和平时期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赴邠宁留别》与王昌龄的《出塞》均描写了边塞生活与战争情感,但李益更强调个体的英雄志向,而王昌龄则更注重表达边疆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