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广宣供奉问兰陵居》

时间: 2025-04-26 21:57:33

诗句

居北有朝路,居南无住人。

劳师问家第,山色是南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33

原文展示

居北有朝路,居南无住人。
劳师问家第,山色是南邻。

白话文翻译

在北边有通往朝廷的道路,而南边则没有人居住。问起家乡的情况,远处的山色就是南边的邻居。

注释

  • 居北:居住在北边。
  • 朝路:前往朝廷的道路。
  • 无住人: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 劳师:辛苦地询问。
  • 家第:家乡、家园。
  • 山色:远处山的颜色或景象。
  • 南邻:南边的邻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思考。山色作为自然景物,往往用以象征故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著名诗人,字贞白,号白云,生于公元785年,卒年不详。李益的诗歌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抒发离愁别绪见长,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益在外游历期间,可能是对家乡和朋友的一种问候与回忆。诗中反映了他在北方旅居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故土的深情。

诗歌鉴赏

李益的《答广宣供奉问兰陵居》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字句之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引入,"居北有朝路,居南无住人",呈现出诗人身处北国的孤寂与南方故乡的无奈。诗人告诫对方,南方的景象虽美,却因无人居住而显得更加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劳师问家第,山色是南邻”,通过“山色”这一意象,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山色”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家乡情怀的寄托。李益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整首诗在对比中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朝廷的向往,又有对归属感的追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居北有朝路:“居北”强调了地理位置,表明诗人身在北方。“朝路”则暗示了通往朝廷的希望与理想。
  • 居南无住人:对比南方的荒凉,表明南方虽是故乡,但无人居住,使得诗人倍感孤独。
  • 劳师问家第:表明诗人对家乡的关注,尽管离开了故乡,但心中始终挂念。
  • 山色是南邻:最后一句以“山色”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南方故土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方的繁华与南方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人情感的冲突。
  • 意象:山色作为自然意象,象征着家乡的美好与诗人的思念。
  • 简练: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具有高超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状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揭示了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路: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无住人:表现出孤寂与荒凉。
  • 山色: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象征着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居北有朝路”意指什么? A. 南方的繁华
    B. 北方的繁忙
    C. 对朝廷的向往
    D. 对故乡的思念

  2. “山色是南邻”中的“山色”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对故乡的怀念
    C. 现实的孤独
    D. 生活的希望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自然与孤独的情感。
  • 孟浩然的《春晓》: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与李益的《答广宣供奉问兰陵居》在主题上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放与奔放,而李益则以细腻和婉约的风格展现出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右初四日乾偶坤通得六合 减字木兰花 毕业歌 减字木兰花·烘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原无调名,兹据律补 浩然斋雅谈 减字木兰花 其二 湖光 减字木兰花 其七 秋夜露坐 减字木兰花 内人填词有“春风吹到荼蘼”之句,余客他乡,适见此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五 雨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眷红偎翠 力字旁的字 骨结核 鼎字旁的字 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题破 树大根深 寸字旁的字 美授 包含嘻的词语有哪些 从龙 夭伤 攒零合整 连鳌跨鲸 大字旁的字 三折肱,为良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