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7: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11:43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
——李益 〔唐代〕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在九月十日的细雨中,我在柳镇等待张伯的到来,但他还未到。吴兴的柳树附近没有他的消息,张长公生活贫困而又孤寂。只有我头上的角巾沾湿了雨水,手中拿着残菊,朝西方招手希望他能赶来。
李益,字义山,号青松,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李益以其描写自然景物和寄托情感的诗歌而闻名,尤其擅长写秋天的景象和思乡之情。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诗人期待张伯的到来,但因天气和个人境遇让他感到孤独与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朋友的思念。
这首诗以其淡雅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对吴兴柳树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暗示着诗人与张伯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张伯的贫困与寂寥,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流露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惋惜。后两句中,诗人用“唯有”引出自己手持残菊的形象,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反映出他对张伯的期待之情。诗中“手持残菊”不仅是一种招呼的方式,更是对友人生活困难的深切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细腻,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渗透着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张长公”是指谁?
诗中“手持残菊”象征什么?
诗的背景是哪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