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39
《颂古三十八首》
家家门口透长安,不见纤毫眼界宽。
无法无人谁付嘱,难兄难自相谩。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的景象,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能看见长安的繁华,但在这种繁华中却看不到细微的东西,眼界却显得很宽广。人们在这繁忙的世界中,无法找到可以依靠的人,难兄难弟之间相互指责。
释从瑾,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动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以长安为背景,反映了城市生活的繁华与人际关系的疏离。
这首诗以长安的繁华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冷漠和内心孤独感的深刻思考。在诗的前两句中,诗人通过“家家门口透长安”表现出城市的繁华,但紧接着的“难见纤毫”又突出了这种繁华中细腻之处的缺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虽然长安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但在这热闹之下隐藏的是人们心灵的孤独与无奈。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无法无人谁付嘱”表达了一种对依靠的渴望,而“难兄难自相谩”则揭示了兄弟之间的矛盾与指责,进一步反映出社会关系的冷漠。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社会的繁荣与人际关系的疏离,令人深思。
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繁华表象下人际关系疏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城市是哪个?
“无法无人谁付嘱”中的“付嘱”是什么意思?
诗中表现了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比较,两个诗人在不同的背景下都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月夜忆舍弟》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思念,而《颂古三十八首》则集中表现了社会的冷漠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