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2:50
客车名未灭,没世恨应长。
斜月知何照,幽林判自芳。
故人惊逝水,寒雀噪空墙。
不是平生旧,遗踪要可伤。
客车的名字尚未消逝,世间的怨恨应该会长久存在。
斜斜的月光不知照耀着什么,幽静的树林自然散发着芳香。
故人的音容如同惊扰的流水,寒雀在空墙上啁啾鸣叫。
这不是平生的旧情,留下的痕迹令人心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晦,号谦斋,唐代诗人,生于741年,卒于798年。他以写景抒情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韦应物与友李二相约经过亡友郑子的故居,表达对已逝友人的怀念,透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伤感与思念。
整首诗以“过亡友郑子故第”为背景,借景抒情,情感真挚而细腻。开头两句提到“客车名未灭,没世恨应长”,通过对友谊的回忆,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接着的“斜月知何照,幽林判自芳”,描绘了月光与自然的宁静,反衬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最后两句以“故人惊逝水,寒雀噪空墙”将思念与孤独结合,展现生命的脆弱与友谊的珍贵。整首诗寓意深远,情感层次丰富,表现了韦应物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的追忆,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惜,情感深沉,蕴含着对人生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没世恨应长”意指:
A. 生死无常
B. 友谊长存
C. 人生苦短
D. 逝去的时间
“斜月知何照”中的“斜月”象征:
A. 友谊
B. 时间
C. 孤独
D.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同李二过亡友郑子故第》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均表达了对逝去的怀念,前者更侧重于友情,后者则集中于爱情,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