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14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年轻时我曾在太学游荡,满怀傲气轻视其他同学。时光荏苒,三十年过去,今天我却在海边徘徊。
“太学”是唐代的最高学府,强调了作者年轻时的志向与追求,而“蹉跎三十载”则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0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兼任官职,以诗名世,尤其擅长律诗,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韦应物中年时,表达了对往昔志向的回顾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人生轨迹的反思。开篇的“少年游太学”勾勒出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彰显了当时的理想与抱负。然而,随后的“蹉跎三十载”则蕴含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不得志,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的“今日海隅行”则是对现实的直面,暗示着人生的漂泊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清醒认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青春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负气”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傲气
B. 羞愧
C. 自卑
“蹉跎三十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时间的无奈
诗人年轻时在太学的态度是?
A. 谦虚
B. 傲慢
C.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赠旧识》与杜甫的《登高》均描绘了对时光的感慨,但韦应物更侧重于个人的经历与反思,而杜甫则反映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与历史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