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

时间: 2025-07-28 09:41:18

诗句

落花寒食送郎时,涩舌莺雏语较迟。

长歌短曲郎都解,只学郎声唱竹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41:18

原文展示: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
落花寒食送郎时,
涩舌莺雏语较迟。
长歌短曲郎都解,
只学郎声唱竹枝。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节送别爱人,正是落花飘散的时节;
小莺的鸣叫也因为害羞而显得迟钝。
无论是长歌还是短曲,爱人都能懂得;
我只学着爱人的声音来唱这竹枝曲。

注释:

  • 落花:指春天花朵凋落的景象,暗示离别的伤感。
  • 寒食: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民间习惯在这一天禁火冷食,象征悼念先人。
  • 涩舌:形容鸟儿刚学唱歌时的笨拙。
  • 莺雏:小黄莺,代表着青春和美好,传达出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
  • 长歌短曲:长的歌曲和短的曲子,象征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纪念介之推,其间有禁火的习俗,反映了古人对先人的缅怀。这里,诗人用寒食节的意象来映衬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乔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婉转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送别时,也许是因为作者的朋友即将返回吴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诗歌鉴赏:

这首《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以其清新自然的语汇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细腻情感。开篇以“落花寒食送郎时”引入,落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愁苦,寒食节的节日氛围更是增强了这一情感的沉重。接着,诗人以“涩舌莺雏语较迟”描绘了小莺初学鸣唱的情形,暗示着自己在离别面前的羞涩与不安。

随后,诗人转而以“长歌短曲郎都解”表达出对爱人的深情与理解,无论是长短的曲调,爱人都能领会其间的情感,这一部分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默契与情感共鸣。而最后一句“只学郎声唱竹枝”,则是诗人以唱竹枝曲的方式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希望通过音乐来传达情感的愿望。

整首诗体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那一份深切的情感纽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落花寒食送郎时:在寒食节这一天,花瓣飘落,寓意着离别的时刻。
    2. 涩舌莺雏语较迟:小莺因刚学鸣叫而显得笨拙,暗示诗人对离别的羞涩与不安。
    3. 长歌短曲郎都解:无论是长歌还是短曲,爱人都能理解,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4. 只学郎声唱竹枝:诗人只想模仿爱人的声音来唱竹枝曲,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莺的鸣叫比作自己在离别时的情感表达。
    • 拟人:小莺的“涩舌”描写,使得它像人一样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呈现出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伤感与珍惜,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落花:象征着离别与时光流逝。
  • 寒食:代表着传统文化中的纪念与哀思。
  • 莺雏:象征青春与希望,同时也反映出初学的稚嫩与无助。
  • 竹枝:作为歌曲的载体,象征着情感的传递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寒食节
    C. 中秋节

  2. 诗中“小莺的鸣叫”象征了什么?
    A. 高兴
    B. 羞涩与不安
    C. 忧伤

  3. “长歌短曲郎都解”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A. 爱人的理解
    B. 自己的情感
    C. 音乐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枝词》系列作品,展示不同的情感表达与音乐之美。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探讨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张乔的《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离别主题上有共鸣,但前者更细腻、温婉,后者则显得更为豪放与壮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竹枝词的文化内涵研究》

相关查询

摊破浣溪沙 乌啼月 凤栖梧 雁后归(想娉婷·三之二) 雁后归(临江仙人日席上作·三之一) 摊破浣溪沙 念彩云(夜游宫) 思越人 菱花怨 花心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蟠凤翥 柴虎肆虐 十变五化 易蜴 包含煌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宾客如云 菟裘归计 采字旁的字 印牌 女字旁的字 歌舞太平 包含棒的成语 臭结尾的成语 计无由出 谏争如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