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22: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22:43:45
送人归江南
作者:张乔〔唐代〕
贫归无定程,水宿与山行。
未有安亲计,难为去国情。
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
思苦秋回日,多应吟更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贫困而无法稳定安居的无奈,旅途中常常在水边和山中宿营。面对亲人的安置问题,他难以舍弃故国的情感。远处的岛屿上,烟雾缭绕,孤独的寺庙敲响了磬声,江上的月光照耀着远行的船只,似乎在奏响箫音。随着秋天的到来,思念的苦楚愈发深重,我想吟唱的情绪也会愈加清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孤寺”和“江月”描绘的自然景象,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以诗歌清新、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送人归江南》写于诗人旅途之中,反映了他对朋友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自身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孤独,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不易的感叹。开头两句“贫归无定程,水宿与山行”,展现了诗人身处贫困,流离失所的状态,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流露出对亲人的牵挂。接着“未有安亲计,难为去国情”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不仅对故乡情有独钟,同时也面临着无法安顿亲人的困境,情感的复杂性在此得以体现。
后面几句“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则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又静谧的氛围,孤寺的磬声和远船的筝音交织在一起,似乎在为诗人诉说着离别的惆怅。最后一句“思苦秋回日,多应吟更清”则是情感的升华,随着秋天的到来,思念的苦楚愈加深重,而吟唱的情感也愈加清晰,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坚持自我表达的勇气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困苦的感叹,展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交织,体现了人对家园的依恋与生活无常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
B. 贫困
C. 安定
D. 旅行
“岛烟孤寺磬”中的“孤寺”代表了什么?
A. 富饶
B. 孤独
C. 繁华
D. 亲密
“思苦秋回日”中的“思苦”指的是什么?
A. 欢乐
B. 思念的痛苦
C. 忧伤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