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赵从善少卿将漕淮东》

时间: 2025-07-27 21:47:42

诗句

玉笋风标右汉廷,起家聊直使车星。

古业将相多头黑,此去功名尚鬓青。

披草两年南北巷,折梅明日短长亭。

门前车辙从今少,寂寞柴荆且暂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7:42

原文展示:

送赵从善少卿将漕淮东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玉笋风标右汉廷,
起家聊直使车星。
古业将相多头黑,
此去功名尚鬓青。
披草两年南北巷,
折梅明日短长亭。
门前车辙从今少,
寂寞柴荆且暂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从善少卿即将前往淮东的送别之情。首联“玉笋风标右汉廷”描绘了赵从善的风采,仿佛是汉朝的风流人物;接着,诗人希望他在仕途上能顺利,早日成就自己的事业。中间的两句提到历史上许多权臣都是黑发,但赵从善此去,功名未成,鬓发仍青,暗示他前途未卜。接着写了他在南北巷中经历的两年,折梅的意象则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最后两句表达了将来门前车辙少了,生活的寂寞和不再热闹的感觉,暗示了送别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笋: 比喻赵从善的风采。
  • 右汉廷: 指的是汉朝的朝廷。
  • 起家: 开始做官,发迹。
  • 聊直: 暂时直言,表示希望。
  • 古业将相: 形容许多历史上的权臣。
  • 鬓青: 指年轻,未白头。
  • 披草: 在南北的街巷中漂泊。
  • 短长亭: 表达离别时的短暂和悠长的感慨。
  • 柴荆: 形容生活的清贫和寂寞。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古业将相”可指代历史上许多官员的成就与风采,表现出赵从善将要面对的压力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贤,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尤以诗词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从善即将赴任的时刻,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祝福与不舍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场生活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送赵从善少卿将漕淮东》是范成大的一首送别诗,展现了他对好友的深厚情谊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出对赵从善的赞美与期待。首联“玉笋风标右汉廷”以鲜明的意象描绘了赵从善的风采,仿佛他是朝廷中的风流人物,诗人由此表达了对其前途的寄托和希望。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运用“古业将相多头黑”的对比,强调历史上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就与压力,同时暗示赵从善虽然年轻,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这种由古及今的写法,不仅突出了个人的奋斗,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披草两年南北巷”则展现了他在仕途前的艰辛,折梅的意象又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最后两句“门前车辙从今少,寂寞柴荆且暂扃”则表达了送别后的孤独和对往日热闹的怀念,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当下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官场生涯的思考,体现了范成大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笋风标右汉廷: 形容赵从善如玉笋般俊秀,风采卓然,暗指他在朝廷中的前途。
  2. 起家聊直使车星: 希望他能够顺利发迹,早日进入官场。
  3. 古业将相多头黑: 提到历史上成功的权臣多为黑发,暗示赵从善虽年轻但前途不明。
  4. 此去功名尚鬓青: 此去前途未卜,功名尚需努力。
  5. 披草两年南北巷: 形容他在仕途前的漂泊与艰辛。
  6. 折梅明日短长亭: 离别时的感慨,梅花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情感。
  7. 门前车辙从今少: 未来或将少了往来的热闹。
  8. 寂寞柴荆且暂扃: 表达送别后的寂寞,生活将会变得清贫。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笋”比喻赵从善的风采,增加了形象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梅花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离别的伤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对仕途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笋: 象征俊秀与气质。
  • : 代表美好与离别。
  • 车辙: 代表往日的热闹与未来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笋”比喻谁的风采? A. 诗人自己
    B. 赵从善
    C. 古代的名将

  2. “披草两年南北巷”中的“披草”指什么? A. 读书
    B. 漂泊生活
    C. 田间劳作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叙述历史
    B. 送别与祝福
    C. 描绘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李端公赴江南》 -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现了送别的情感,强调了友谊与离别的无奈;而李白的《送李端公赴江南》则更着重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两者在情感上各有侧重,相互映衬,反映了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孟郁守岁绪仲宫谕斋中 题琢如中表同年遗照四首 其二 临终诗四首 其四 登太白楼醉歌 大同九年秋七月诗 南柯子  咏蓼花 猪头和尚赞 傅子敬之浙西宪副 题家园风景图二首 其一 示诸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刁斗森严 包含逊的成语 低头耷脑 淖泽 舟字旁的字 包含掩的词语有哪些 芥子须弥 龙潭虎窟 三框儿的字 颈项 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逆决 隹字旁的字 超类绝伦 尢字旁的字 包含鹉的词语有哪些 煮鹤焚琴 虫字旁的字 手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