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07
画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
范成大
汉家麟阁多王侯,
冠佩相望经几秋。
昼锦声名两荣耀,
惟有信州如相州。
国南门头折杨柳,
借问江津垂白叟。
住在行都四十年,
曾见归舟似公否?
人言公与赤松期,
飚车羽轮来何时?
云出云归俱是道,
苦学赤松还未妙。
君不见补陀大士海复山,
随喜却来观世间。
汉朝的麟阁里有许多王侯,
他们的冠佩相互辉映,已过了多少个秋天。
白天的锦绣声名两相辉映,
唯独信州的盛名如同相州。
在国南的门头,杨柳被折断,
我借问江津的白发老者。
在这行都居住了四十年,
曾见过归舟吗,像您这样的公子?
有人说您与赤松子约定,
飞车和羽轮的日子何时才能到来?
云来云去都是大道,
我苦心学习赤松的道理,却还未能明了。
您难道没有看到补陀大士在海与山之间,
随喜而来,游览人间?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希文,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以送别陈福公为契机,抒发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渴望。
《画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诗中对王侯贵族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等级与名利,但转而又聚焦于信州的陈福公,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诗的开头以“汉家麟阁多王侯”引入,立即构建起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通过“昼锦声名两荣耀”引出陈公的声名,显示出他在众多权贵中的独特地位。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杨柳的折断和江边白叟的形象,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无情与流逝,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友人去向的关心。尤其是“曾见归舟似公否”,表达了对陈公未来的期许与不舍。
最后几句提到赤松子与补陀大士,象征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间浮华的冷静态度。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宇宙大道相联系的写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云出云归”),对仗(如“补陀大士海复山”),以及意象的运用(如杨柳、白叟等),使得诗歌富于画面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哲理和对道教思想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赤松”是指哪位道教人物?
诗人对陈福公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