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蚕妇吟》

时间: 2025-04-26 20:39:40

诗句

采桑复采桑,无嗟为蚕饥。

食君筐中叶,还君机上丝。

还君丝,织君绮。

贫女养蚕不得着,惜尔抽丝为人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40

蚕妇吟

作者: 潘纬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采桑复采桑,无嗟为蚕饥。
食君筐中叶,还君机上丝。
还君丝,织君绮。
贫女养蚕不得着,惜尔抽丝为人死。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一遍又一遍地采桑叶,心中无怨无悔,只因为我家的蚕感到饥饿。
我喂给你筐中的桑叶,却把丝送回到你的织机上。
把丝还给你,我再为你织造华丽的绸缎。
可怜的女子养蚕却无法得到丝,心中惋惜的是,你们抽丝却让人们为此付出了生命。

注释:

  • 蚕饥: 蚕虫饥饿,这里用以表达对蚕的关心。
  • : 指代诗中提到的对象,可能是丈夫或生意上的人。
  • 筐中叶: 指用来喂蚕的桑树叶。
  • 机上丝: 指用来织布的蚕丝。
  • 抽丝为人死: 意指人们为了获取丝绸而辛勤劳作,甚至付出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纬,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女性的艰辛生活以及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诗人通过蚕妇的视角,表现了勤劳与奉献。

诗歌鉴赏:

《蚕妇吟》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蚕妇的内心世界。诗中的“采桑复采桑”表达了她无尽的劳作,体现出她对生活的坚韧与毅力。诗人用“无嗟”为蚕饥,显示了她对蚕的深情,暗示着她自己对生活的忍耐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接着,她将桑叶和丝的关系比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突显出养蚕与织布这一传统女性角色的紧密关联。

“惜尔抽丝为人死”一句则揭示了更深的社会问题,暗含了女性在经济生产中的牺牲与无奈。整个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渲染,折射出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所承受的重负与期望,既表达了对女性辛勤劳动的肯定,也揭示了社会对她们的冷漠与忽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采桑复采桑,无嗟为蚕饥”:反复采桑叶,心中无怨无悔,只因蚕饿。
    • “食君筐中叶,还君机上丝”:为他人养蚕,喂桑叶,得丝回报。
    • “还君丝,织君绮”:将丝奉还,继续为他人织造美丽的绸缎。
    • “贫女养蚕不得着,惜尔抽丝为人死”:贫苦的女子辛苦养蚕,却无法享受成果,心中惋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 “采桑复采桑”和“食君筐中叶”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 将蚕与人类的关系赋予情感,使得蚕的饥饿显得更为悲切。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蚕妇的辛勤与无奈,表达了对女性劳动的尊重及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复杂地位。

意象分析:

  • 桑叶: 象征着生计与希望。
  • 蚕丝: 代表着女性的辛勤付出与美好愿望。
  • 贫女: 体现了社会底层女性的无奈与辛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嗟”为蚕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忍耐和奉献
    B. 不满和怨恨
    C. 快乐和满足

  2. “惜尔抽丝为人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女性辛勤劳作的惋惜
    C. 对蚕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蚕妇吟》与《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深沉,两者都体现了对家庭与责任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女性与社会》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楼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 彭州萧使君出妓夜宴见送 忆江南旧游二首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十四韵刻于石壁 酬彭州萧使君秋中言怀 山寺题壁 野望二首 郡中即事三首(一作《玩荷花》) 春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结尾的成语 经达权变 示字旁的字 青虫簪 母权制 小字头的字 一铢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雅尔塔会议 包含空的成语 包含炮的成语 半文不白 包含滋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一介之才 闹装带 未窥全豹 尢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