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8:1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8:16:51
应制赋禁中柳絮
唐代:潘纬
日暖长杨露乍晞,
楼台无处不霏霏。
才随汉苑春风起,
忽作梁园暮雪飞。
案上花生供奉笔,
墀头影落侍臣衣。
不因赋质轻微甚,
那得吹嘘到禁闱。
在温暖的阳光下,长杨树上的露水渐渐蒸发,
楼台上四处飘散着柳絮纷飞。
这些柳絮刚随汉朝的春风而起,
又突然像梁园的暮雪一样飞舞。
桌案上花生供奉着我的笔,
台阶上影子落在侍臣的衣袍上。
不是因为我的赋诗内容轻微,
怎能让它传扬到禁中?
作者介绍:潘纬,唐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俊逸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上受到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禁中,表达了作者在王朝盛世中的感慨。随着春天的到来,柳絮飘飞,赋予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身地位和创作的思考。
《应制赋禁中柳絮》是潘纬在春日柳絮飘飞之际创作的一首诗。诗的开篇,通过“日暖长杨露乍晞”展现了春日的温暖气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的“楼台无处不霏霏”则通过对柳絮飘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浪漫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柔的春日午后。
诗中提到“才随汉苑春风起”,不仅突显了柳絮的轻柔,也暗指汉朝的繁华历史,表现了诗人对古代盛景的向往和感叹。而“忽作梁园暮雪飞”,则将春天的柳絮与冬日的雪花相提并论,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美丽。
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案上花生供奉笔,墀头影落侍臣衣”描绘了自己在禁中的孤独与无奈,表明了他对赋诗的认真态度和对皇权的尊重。最后一句“不因赋质轻微甚,那得吹嘘到禁闱”,则流露出一种自谦的情怀,诗人并非因为作品质量轻微而自卑,而是希望自己的诗能够被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的交融,体现了唐诗的精致与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春日柳絮的飘飞,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及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创作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日暖长杨露乍晞”中“长杨”指的是什么树?
“楼台无处不霏霏”中的“霏霏”形容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梁园”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