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3:58
夏月过佘松泉先生溪园
作者: 潘纬 〔唐代〕
花榭竹为垣,幽阴坐处繁。
遥疑原上日,不到水边村。
山雨带云集,松涛清昼翻。
往来三径里,何地有嚣烦。
夏天的月光洒在佘松泉先生的溪园,花廊竹篱围起了园子,幽静的阴凉处生机勃勃。远处的山顶似乎有阳光照耀,却未能照到水边的村庄。山中的雨带着云彩聚集,松树的涛声在白昼翻滚。三条小径往来交错,这里哪里有喧嚣的烦恼呢?
潘纬是唐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夏季,描写了诗人游览佘松泉先生的溪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夏月过佘松泉先生溪园》是一首描绘夏日自然风光的诗,诗中充满了生机与宁静的气氛。开头两句以“花榭竹为垣”描绘出一个幽静的环境,诗人坐在阴凉处,周围环境繁茂,充满生机,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遥疑原上日,不到水边村”则展示了远处的村庄与阳光的对比,留下了一种遥不可及的美感。接下来的“山雨带云集,松涛清昼翻”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山雨汇聚形成的云雾,松涛在白昼中翻滚,展现出自然的动态与变化。最后一句“往来三径里,何地有嚣烦”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表达了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世俗的烦恼何处可寻。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的城市
B. 幽静的溪园
C. 荒凉的山野
诗人对阳光的看法是?
A. 阳光普照
B. 遥不可及
C. 昏暗阴沉
诗中提到的“松涛”指的是什么?
A. 松树的声音
B. 松树的影子
C. 松树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