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冬夜奉怀从兄汝和时在江西》

时间: 2025-05-22 15:56:38

诗句

予行江水北,君行江水西。

两乡千里隔,一梦几回迷。

雨雪连天远,梅花落月低。

所思何处在,残夜听鸣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56:38

原文展示:

冬夜奉怀从兄汝和时在江西
作者: 潘纬 〔唐代〕

予行江水北,君行江水西。
两乡千里隔,一梦几回迷。
雨雪连天远,梅花落月低。
所思何处在,残夜听鸣鸡。

白话文翻译:

我向北行走在江水之畔,你却向西行走在江水之旁。
两地相隔千里,几度在梦中迷失。
雨雪交加,远方的天际模糊不清,梅花在月光下悄然飘落。
我所思念的你,究竟在何方?在这残酷的夜里,我只能听到鸡鸣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我。
  • :你。
  • :行走。
  • 江水:指长江水系。
  • :故乡。
  • 千里隔:千里相隔。
  • 一梦几回迷:在梦中多次迷失方向。
  • 雨雪连天远:雨雪交加,天际遥远。
  • 梅花: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残夜:夜色将尽。
  • 鸣鸡:鸡叫,象征清晨的来临。

典故解析:

  • “梅花”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以象征坚韧与清高,常常与寒冬相联系,寓意不惧严寒的气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纬,唐代诗人,仕途平平,然其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夜,诗人身处江西,思念远在他乡的兄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夜的寒冷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描绘了两人相隔千里的现状,使用“江水”作为分隔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距离感。接下来的“雨雪连天远”不仅描绘了天气的恶劣,也隐喻着相思之苦。梅花在月光下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思念的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美感。最后一句“残夜听鸣鸡”更是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推至高潮,夜深人静,只有鸡鸣打破沉寂,带来一丝温暖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丽,表现了诗人深厚的兄弟情谊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予行江水北,君行江水西”:两人身处不同地域,水流向北与向西的描述,象征着彼此的隔离。
  • 第二句“两乡千里隔,一梦几回迷”:强调距离的遥远,以及在梦中重聚的渴望与迷惘。
  • 第三句“雨雪连天远,梅花落月低”:描绘了冬夜的阴冷,梅花的凋零更增添了淡淡的忧伤。
  • 第四句“所思何处在,残夜听鸣鸡”:在漫漫长夜中,思念的对象愈发模糊,却又在晨鸣中寻找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予行江水北,君行江水西”对称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雨雪、梅花、鸡鸣等意象交织,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与个人的思念,表达了深切的兄弟情谊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唐诗特有的情感深度与艺术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流逝的时间和距离。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雨雪:象征艰难与冷漠的环境。
  • 鸣鸡:象征希望和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所思何处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枯燥

  2.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高洁与坚韧
    C. 夏天

  3. 诗的背景是在哪个季节?
    A. 春
    B. 夏
    C. 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冬夜奉怀从兄汝和》都表达了兄弟间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节日的团圆氛围,而潘纬的诗则更显孤独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暇日与群公同游 鹿 鹧鸪(一作韦应物诗)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早发苦竹馆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 饯骆四二首 又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孚的词语有哪些 省功 匸字旁的字 盛平 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因乌及屋 悉帅敝赋 巾字旁的字 尤物移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稀的词语有哪些 打战 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倾国倾城 火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