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44:28
夏日溪堂
作者: 潘纬 〔唐代〕
村居无广厦,松竹自成阴。
长日林中卧,风枝落布衾。
时怜野渔唱,复爱幽蝉吟。
孤酌还乘兴,临流理素琴。
在乡村居住,没有宽广的房屋,只有松树和竹子自成阴凉。
白昼漫长,我在树林中卧躺,微风拂过,树枝上落下布被。
时常怜惜野外渔夫的歌唱,又喜欢幽静的蝉鸣。
我独自饮酒仍兴致勃勃,临水而坐,理顺我的素琴。
作者介绍:
潘纬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潘纬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创作背景:
《夏日溪堂》写于一个夏日的闲适时光,作者在溪边的堂屋中,享受清凉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一种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夏日溪堂》是潘纬的一首极富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夏日乡村画卷。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画面,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首句“村居无广厦,松竹自成阴”,开篇便设定了一个简朴的居住环境,虽然没有豪华的房屋,但松竹的阴凉为生活增添了几分清幽。接下来的“长日林中卧,风枝落布衾”,更是将这种悠闲的状态展现无遗,仿佛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份舒适与自在。
“时怜野渔唱,复爱幽蝉吟”表现了诗人在听到野外渔夫歌唱和蝉鸣时的欣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联“孤酌还乘兴,临流理素琴”则是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显示出他在宁静的环境中沉浸于音乐与酒的乐趣,表达了对单纯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传达出一种淡雅、清新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内心的平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酌”指什么?
A. 与朋友一起饮酒
B. 独自饮酒
C. 在酒楼饮酒
D. 吃饭时饮酒
诗中“时怜野渔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怀念
B.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朋友的惦念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人生的感慨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