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戊午九月,偕同官延庆阁过碧沚)》

时间: 2025-05-22 04:30:41

诗句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

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

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

江澄海晏无事。

赢得小迟留。

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

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4:30:41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戊午九月,偕同官延庆阁过碧沚)
作者:吴潜 〔宋代〕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
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
萸菊互相酬。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
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
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
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
只有六番秋。
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前的第三天,我带着客人登上高楼。
满城的风雨都已停住,天空也邀我们共襟。
右手持着满杯美酒,左手夹着大螃蟹,
菊花与香榧互相赠饮。
我倚着栏杆,微笑着与云共舞。
眺望平坦的田野,万顷稻谷丰收。
江水清澈,海面平静,无事可忧,
只羡慕这时光流逝慢,若是年华七十,
也不过六次重阳。
在戏马台上休问,破帽已在风中飘摇。


注释:

  • 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有重阳节的意思。
  • 危楼:高楼。
  • 满泛:酒满溢出。
  • 萸菊:指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时常用菊花和香榧。
  • 徙倚:倚靠、依托。
  • 平畴:平坦的田野。
  • 稻粱:稻米和粱米,指粮食。
  • 流光抹电: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重阳”习俗,常常与赏菊、饮酒、登高等活动相结合,象征长寿与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字仲明,号梅谷,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著称。他在诗歌上颇有造诣,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戊午年九月,正值重阳节前,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借景抒怀,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丰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描绘了重阳节前夕的悠闲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楼把酒、吟诗作乐的情景。全诗气氛轻松愉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首联“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开篇便设定了时间与场景,紧接着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城市,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中间部分通过饮酒和享受美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突显了人际温情与生活的美好。最后几句中,诗人对流光的感慨更是引人深思,尽管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却依然心存感激,欣赏生活的每一刻。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重阳节的庆祝,更是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说明节日临近,诗人与客人一同登楼。
  2. 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描绘雨后天气转晴,天色明朗。
  3.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生动地展现了饮酒和吃蟹的场景。
  4. 萸菊互相酬:重阳节的习俗,互赠菊花。
  5.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诗人心情愉悦,悠闲自得。
  6. 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描绘丰收的美好景象。
  7. 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自然宁静,诗人希望能多留些时光。
  8. 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虽长寿却只有有限的重阳节经历。
  9. 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流光抹电”形象地表达时间的迅速。
  • 对仗:如“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对称工整,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丰收和生活乐趣的热爱,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高远的追求与志向。
  • 阳光: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蟹、菊:象征丰收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九节通常是在哪个农历月份?

    • A. 六月
    • B. 九月
    • C. 十月
  2. 诗中“右手持杯满泛”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登高
    • B. 饮酒
    • C. 吃饭
  3. 诗人对流光的看法是?

    • A. 感到惋惜
    • B. 感到无所谓
    • C. 感到高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登高的情景与感怀。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诗作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相通。

诗词对比

  • 吴潜的《水调歌头》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以“水调歌头”命名,但前者更注重场景描绘与生活情趣,而后者则包含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背景和作品分析。
  • 《古诗词鉴赏辞典》:为古诗词的理解和分析提供参考和注释。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樊时登延平训导 两虎斗 题邵翁棋墅卷 戴文进画菊 西湖曲(五首) 冬青行 承陆冶斋以诗趣出次韵答之 次严宗哲太守留别韵兼寄应宁 幽怀四首 其三 斋居和世赏编修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探微 包含惑的成语 老子婆娑 谷字旁的字 辽遥 貝字旁的字 无蕲 愁思茫茫 掉头鼠窜 长林丰草 草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羊碑犹泣 你知我知 柴抟 立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