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

时间: 2025-07-27 10:24:56

诗句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

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24:56

原文展示: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
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白话文翻译:

清晨,桐树和竹子在风中摇曳,凉风吹来,仿佛让我想起故乡。面对初升的太阳,我感受到秋天的惊艳,坐在窗前,思绪万千。江边的燕子已飞走了,山上的石榴花虽已凋落,但仍然繁盛。人生中我曾经相信有意义的事情,如今却因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忘记了。

注释:

  • 桐竹:桐树和竹子,象征清幽的环境。
  • 离披:形容树叶随风飘散、零落的样子。
  • 故园:故乡,旧居。
  • 惊秋:感受到秋天来临的惊讶与感慨。
  • 旭日:初升的太阳,象征新的开始。
  • 江燕:江边的燕子,象征自由和离别。
  • 山榴:山石榴,象征生命的繁盛。
  • 信有意:相信人生有意义。
  • 衰久已忘言:因岁月流逝,逐渐忘却了曾经的想法。

典故解析:

  • 桐与竹:在中国文化中,桐树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竹子则象征谦逊与坚韧。
  • 江边的燕子:燕子常常代表着春天与团聚,但在此处暗示了离别和失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公元748年-约公元806年),字子恭,号逸园,唐代诗人,生于今四川。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羊士谔的晚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感慨颇多,表现出对故乡、生命的思考与眷恋。

诗歌鉴赏: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在风雨过后晨曦初现时的感慨与思索。开篇的“桐竹离披晓”,用清新的意象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随之而来的“凉风似故园”,则引发了对故乡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惊秋对旭日”一句,传达了秋天带来的震撼与新生,暗示着人生的变迁。作者静坐前轩,思绪万千,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感悟生命的意义。接下来的“江燕飞还尽”,则体现了离别与无奈,燕子的飞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青春的散去。“山榴落尚繁”则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尽管花瓣凋落,仍然有新的生命在延续。

最后的“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信念逐渐消散,令人感到惆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失落,同时也展示了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桐竹离披晓:清晨,桐树和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暗示着自然的宁静。
  2. 凉风似故园:凉风令人想起故乡,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
  3. 惊秋对旭日:面对初升的太阳,感受到秋天的到来,体现了对季节变迁的敏感。
  4. 感物坐前轩:坐在窗前,感受到周围的物象,内心充满感慨。
  5. 江燕飞还尽:江边的燕子已飞走,象征着过往的离别。
  6. 山榴落尚繁:即使石榴花已凋落,生命依然繁盛。
  7. 平生信有意:一生中曾经相信人生有意义。
  8. 衰久已忘言: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忘却了曾经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描述自然元素时赋予其人性特征,使意象更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反思与对故乡的眷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竹:象征宁静与高洁。
  • 凉风:象征思乡与怀旧。
  • 旭日: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江燕:象征离别与青春的流逝。
  • 山榴:象征生命的繁盛与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桐竹”象征什么?

    • A. 宁静与高洁
    • B. 欢乐与热烈
    • C. 忧伤与孤独
  2. “江燕飞还尽”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与失落
    • B. 喜悦与团聚
    • C. 无奈与希望
  3. 诗中“平生信有意”主要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怀疑
    • B.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A. 宁静与高洁
  2. A. 离别与失落
  3. B.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1.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注重孤独的美感。
  2. 李白《静夜思》:同样的思乡情感,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思绪的流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宋汉臣墨梅并叙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四用韵 木兰花慢 用陈参政送陈石泉韵 木兰花慢 卜者午夜吹笛,怆然有融予怀也 木兰花慢 再用韵 木兰花慢 竹帘 木兰花慢 癸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情厚爱 聪明正直 百不一存 予末小子 四点底的字 剑及履及 韋字旁的字 同心僇力 安贫乐道 真率 長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地主制经济 果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