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1:43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十四韵刻于石壁
作者: 羊士谔 〔唐代〕
石座双峰古,云泉九曲深。
寂寥疏凿意,芜没岁时侵。
绕席流还壅,浮杯咽复沉。
追怀王谢侣,更似会稽岑。
谁谓天池翼,相期宅畔吟。
光辉轻尺璧,然诺重黄金。
几醉东山妓,长悬北阙心。
蕙兰留杂佩,桃李想华簪。
闭阁余何事,鸣驺亦屡寻。
轩裳遵往辙,风景憩中林。
横吹多凄调,安歌送好音。
初筵方侧弁,故老忽沾襟。
盛世当弘济,平生谅所钦。
无能愧陈力,惆怅拂瑶琴。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双峰石座和曲折的云泉,表达出一种寂静和疏离的意境。岁月的侵蚀使得环境变得荒凉。诗人追忆昔日的王谢朋友,感慨更似会稽的山岑。诗中提到天池的翅膀,似乎在期望能够在家中吟咏。描绘了光辉的美玉与沉重的黄金,以及在东山醉酒的快乐和北阙的忧愁。蕙兰和桃李的象征暗示着美好的往昔。闭门不出,鸣驺在外不断寻觅,回忆往昔的风景。横笛的忧伤旋律与欢歌的对比,初次宴席上的感慨,与故人重逢时的泪水。盛世应当弘扬济世的精神,而自己一生所钦佩的理想,无法用力气来回报,只有惆怅地抚弄瑶琴。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是在诗人被贬至巴郡时写成,表达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在贬谪的环境中,诗人以山水为寄托,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羊士谔的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被贬谪的文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诗中的意象如“石座双峰”、“云泉九曲”构建出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给人以宁静之感。然而,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惆怅却在细节中不断显现,尤其是“盛世当弘济,平生谅所钦”一句,深刻揭示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中对往昔友人的追忆,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反映出唐代盛世与个体命运之间的矛盾。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友谊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体现出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的深刻联系。
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的是哪两位著名的文人?
诗中提到的“天池”象征着什么?
诗中“盛世当弘济”表明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有相似之处,都是在感慨人生的无奈与时光的流逝,但羊士谔的诗更侧重于对友谊的追忆和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