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16
掩抑危弦咽又通,朔云边月想朦胧。
当时谁佩将军印,长使蛾眉怨不穷。
一曲徘徊星汉稀,夜兰幽怨重依依。
忽似摐金来上马,南枝栖鸟尽惊飞。
破拨声繁恨已长,低鬟敛黛更摧藏。
潺湲陇水听难尽,并觉风沙绕杏梁。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琵琶声中的忧伤与思念。琴弦微微抑扬,音色哽咽又时而流畅,朔风中的云和边际的月亮显得朦胧不清。回想当年,谁又能佩戴将军印,长久以来使得蛾眉(美人)怨恨不已。一曲琵琶在寥寥星空下徘徊,夜色幽怨,情意绵绵。突然像是金声响起,惊动了南枝上的鸟儿。拨弦声频繁,怨恨已久,低垂的发鬓与细腻的妆容更显得悲伤。潺潺的陇水声听不完,更觉风沙缭绕着杏树的梁上。
《夜听琵琶三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琵琶声中的情感与思绪。诗人通过“掩抑危弦”描绘了琵琶演奏的起伏,表现出音乐的情感波动。在朦胧的月色和冷酷的北风中,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似乎在感叹失去的青春与爱情。尤其是“当时谁佩将军印”,使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怨恨的情感在“蛾眉怨不穷”一语中得以深化。
随后,诗人描写了一曲琵琶在寥廓星空下的徘徊,夜色中的“夜兰幽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琵琶声如金声般清脆,却又带着无法言说的愁苦。最后,水声与风沙的描写,使得整个夜晚的氛围更加复杂,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诗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琵琶声为线索,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浓烈而复杂。
诗词测试:
“掩抑危弦咽又通”中的“危弦”是指什么?
诗中“当时谁佩将军印”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用“潺湲陇水”描绘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