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夜听琵琶三首》

时间: 2025-05-04 10:37:16

诗句

掩抑危弦咽又通,朔云边月想朦胧。

当时谁佩将军印,长使蛾眉怨不穷。

一曲徘徊星汉稀,夜兰幽怨重依依。

忽似摐金来上马,南枝栖鸟尽惊飞。

破拨声繁恨已长,低鬟敛黛更摧藏。

潺湲陇水听难尽,并觉风沙绕杏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16

原文展示:

掩抑危弦咽又通,朔云边月想朦胧。
当时谁佩将军印,长使蛾眉怨不穷。
一曲徘徊星汉稀,夜兰幽怨重依依。
忽似摐金来上马,南枝栖鸟尽惊飞。
破拨声繁恨已长,低鬟敛黛更摧藏。
潺湲陇水听难尽,并觉风沙绕杏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琵琶声中的忧伤与思念。琴弦微微抑扬,音色哽咽又时而流畅,朔风中的云和边际的月亮显得朦胧不清。回想当年,谁又能佩戴将军印,长久以来使得蛾眉(美人)怨恨不已。一曲琵琶在寥寥星空下徘徊,夜色幽怨,情意绵绵。突然像是金声响起,惊动了南枝上的鸟儿。拨弦声频繁,怨恨已久,低垂的发鬓与细腻的妆容更显得悲伤。潺潺的陇水声听不完,更觉风沙缭绕着杏树的梁上。

注释:

  • 掩抑:指压抑,抑制。
  • 危弦:指琵琶的弦,形容音色的高亢。
  • 朔云:北风中的云。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常用来比喻美人。
  • 星汉:银河,古代诗词中常指星空。
  • 潺湲:形容水流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战争与离别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夜听琵琶三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琵琶声中的情感与思绪。诗人通过“掩抑危弦”描绘了琵琶演奏的起伏,表现出音乐的情感波动。在朦胧的月色和冷酷的北风中,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似乎在感叹失去的青春与爱情。尤其是“当时谁佩将军印”,使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怨恨的情感在“蛾眉怨不穷”一语中得以深化。

随后,诗人描写了一曲琵琶在寥廓星空下的徘徊,夜色中的“夜兰幽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琵琶声如金声般清脆,却又带着无法言说的愁苦。最后,水声与风沙的描写,使得整个夜晚的氛围更加复杂,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诗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掩抑危弦咽又通:琵琶的音色抑扬顿挫,表现出情感的复杂。
    • 朔云边月想朦胧:描绘夜晚的朦胧景象,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当时谁佩将军印:引发对过往的追忆,感慨英雄的无奈。
    • 长使蛾眉怨不穷:表达了美人的长久怨恨,情感深刻。
    • 一曲徘徊星汉稀:琵琶的曲调在星空下徘徊,意境开阔。
    • 夜兰幽怨重依依:夜色中的幽怨情感更加浓烈。
    • 忽似摐金来上马:音色突然清脆,似乎引起周围的惊动。
    • 南枝栖鸟尽惊飞:描绘鸟儿因音乐而惊飞的场景,生动形象。
    • 破拨声繁恨已长:琵琶的拨弦声繁多,象征着长久的怨恨。
    • 低鬟敛黛更摧藏:低垂的发鬓与妆容更显出心中的悲伤。
    • 潺湲陇水听难尽:水声潺潺,似乎无尽的思绪。
    • 并觉风沙绕杏梁:风沙缭绕,增加了夜晚的孤寂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忽似摐金来上马”,用声音比作金属声,形象生动。
    • 拟人:描绘鸟儿因琵琶声惊飞,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琵琶声为线索,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浓烈而复杂。

意象分析:

  • 琵琶:象征着音乐与情感,承载着诗人的思念与愁苦。
  • 朔云、边月:夜晚的自然景象,营造出清冷而孤独的氛围。
  • 蛾眉:美人的象征,代表着失去的爱情与青春。
  • 星汉:银河的意象,象征着遥远与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掩抑危弦咽又通”中的“危弦”是指什么?

    • A. 琵琶的弦
    • B. 古琴的弦
    • C. 箫的音
    • D. 笛子的声
  2. 诗中“当时谁佩将军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英雄的赞美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战争的讽刺
    • D. 对美人的怨恨
  3. 诗中用“潺湲陇水”描绘什么?

    • A. 壮丽的山河
    • B. 悲伤的情感
    • C. 自然的声音
    • D. 诗人的心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首寺对雨》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羊士谔《夜听琵琶》白居易《琵琶行》
    • 两首诗均以琵琶为主题,羊士谔更注重夜晚的情感氛围,而白居易则通过叙述音乐故事,强调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秋夜 秋兴 秋日田父辞二首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 清明日延平道上 隆兴借东湖驿度夏杂题 灵岩寺 兰亭 菊花 涧傍菊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恹恹 大煞风趣 寸字旁的字 清谧 纸包不住火 車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温谷 三大任务 尸冢之间 捐躯摩顶 豸字旁的字 开心见肠 凵字底的字 南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