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3:08
同文之狱,诸贤非一族。殄瘁之悲,独及于禹玉。岂一人之言,自为之反复。伤哉利禄。
这首诗提到“同文之狱”,是指文人遭遇的苦难,许多贤士并非来自同一个家族。众人的悲哀,只有禹玉(此处或指某位被冤屈的文人)才深有体会。难道只是个人之言,反复强调的只是自我感受。可悲的是对于权利和财利的追求。
岳珂,字懋循,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和学者,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因政局动荡而多次迁移。岳珂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因政治原因而遭受迫害的动荡时期,表达了对同道中人苦难的同情和对世俗利益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士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权力和利益的反思。开头的“同文之狱”便设定了全诗的悲剧基调,表达了文人因言论自由而受到的压迫。接着,诗人通过“殄瘁之悲”强调了这种苦难不仅仅是个体的遭遇,而是整个文人群体的共同悲痛。特别是提到“禹玉”,强调某位文人的痛苦更具代表性,使得整体情感更加深邃。
最后,诗的结尾“伤哉利禄”则是对世俗利益的强烈批判,折射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与无奈。这种对比与反思,体现了岳珂对士人命运的关切,也表现出他对权力与财富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人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权力与财富追逐的批判,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忧虑,揭示了人性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同文之狱”主要指的是: A. 文人的团结 B. 文人遭遇的苦难 C. 文人的荣誉
“伤哉利禄”中的“利禄”指的是: A. 学问与知识 B. 权力与财富 C. 友情与合作
诗中“禹玉”可能象征: A. 快乐的人 B. 面临困境的文人 C. 拥有权力的人